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自身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这个观点虽然是现代西方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提出来的,但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先贤早就有所认识。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以人为本。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旱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他们中的一员—一燧人氏发明的。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西方人把崇拜的目光投向天庭,中国人则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诚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秦的诸子百家蜂起,他们都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其智慧大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的至高权威顶礼膜拜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当其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既然中华民族的先民以人为万物之本,他们的理想国就在人间。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惶惶,席不暇暖;庄子热爱个体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抱着爱惜态度。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那么,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儒、道两家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显然,这种文化心理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积极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
由此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继承:一是重视自然环境的生命观,以“民胞物与”的态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二是既重物质又重精神的价值观,不会在追求物质文明时丧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三是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随时准备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我们在努力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优长的同时,更要从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资源。只有当我们在这两方面都取得成就时才能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实现全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莫砺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的先贤们和现代西方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都提出文化是形成民族的重要因素。
B. 先秦时诸子百家以人为思考对象,有人生的大智慧,所以他们才能在那个时代风涌云起。
C. 孔子和庄子为了自己的信念积极奔走宣传,这能让中华传统文化打下深刻的民族烙印。
D. 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对于外来文化要汲取精华,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文化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开头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以人为本。
B. 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来论证中心论点
C. 第三段运用例证法来证明孔子和庄子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第四段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提出了三点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火的发明的传说可以看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一是靠人,一是靠天。
B. 如果没有古代圣贤在文化和精神上的开拓,那么就不可能有以人为本的精神。
C. 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还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
D. 只有形成既重物质又重精神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地实现“民胞物与”的生命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次,李华同学在课桌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他的同桌建议他改一个字,将“想”字改为“该”字。这一字之别,引发许多同学参与到激烈的争论之中。
对于到底是哪个字更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观察这幅《好与快》漫画,请写出画面内容,并说明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画面内容不超过50字,寓意不超30字。
(2013·安徽宣城第三次调研)下面是四种应用文体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应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学生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学生会通知)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宣城游览敬亭山。我是导游,大家可以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8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高三(1)班一同学于4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招领启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无论西方或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 立法指引制度,是指法规的起草、审核和审议单位,须就法规草案条文内容的立法依据、事实、理由等进行详细的书面诠释,并提供其他省、市和国际的相关立法经验等资料.
C. 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淸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中肯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D.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变“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船儿随波逐流,江面上时而惊涛拍浪,时而豁然开朗。当淸凉的水花,出其不意地扑面而来,淸凉舒爽的感觉,令人呼之欲出。
②不滥施刑罚,不以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朋坐族诛,这才是法制社会应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
③各种品牌的汽车展销商津津乐道自己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向人们展示、讲解这些因环保要求和技术创新而出现的新款汽车。
④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⑤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A. ①⑤ B. ①③ C. ②④ D. 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