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十三推磨 陈忠实 夫人刚转过身要出门,院里突响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李十三推磨

陈忠实

夫人刚转过身要出门,院里突响起一声嘎嘣脆亮的呼叫:“十三哥!”

再没有这样熟悉这样悦耳这样听来让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感觉到快乐的声音了,这是田舍娃嘛!田舍娃是渭北几家皮影班社里最具名望的一家班主,号称“两硬”班子,即嘴硬——唱得好,手硬——耍皮影的技巧好。李十三的一本新戏编写成功,都是先交给田舍娃的戏班排练演出。他和田舍娃那七八个兄弟从合排开始,夜夜在一起,帮助他们掌握人物性情和剧情演变里的种种复杂关系。还有锣鼓铙钹的轻重……直到他看得满意了,才放手让他们去演出。这个把他秃笔塑造的男女活脱到观众眼前的田舍娃,怎么掂他在自己心里的分量都不过分。

“舍娃子,快来快来!”

李十三从椅子上喊起来站起来的同时,田舍娃已走进门来,差点儿和走到门口的夫人撞到一起。

“我给你背了二斗麦。”田舍娃拍打着衣襟上和裤腿上的土末儿。“你人来了就好——我也想你了,可你背这粮食弄啥嘛!”李十三说。

“给你吃嘛!”

“我有吃的哩!麦子豌豆谷子包谷都不缺喀!”

李十三却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对妻子说:“快,快去擀面,舍娃跑了几十里肯定饿了。今晌午口至黏(干)面。”

夫人转身出了书房,肯定是借面去了。她心里此刻倒是踏实,田舍娃背来了二斗麦子。明天磨成面,此前借下的几碗麦子面都可以还清了

田舍娃问:“哥也,正谋算啥新戏本哩?”

李十三说:“闲是闲不下的,正谋算哩,还没谋算成哩。”

田舍娃说:“说一段儿唱几句,让兄弟先享个耳福。”

“说不成。没弄完的戏不能唱给旁人。”李十三说,“咋哩?馍没蒸熟揭了锅盖跑了汽,馍就蒸成死疙瘩了。”

田舍娃随之悄声悦气地开了另一个话头:“哥呀,这一向的场子欢得很,我的嗓子都有些招不住了,招不住还歇不成凉不下。几年都不遇今年这么欢的场子,差不多天天晚上有戏演。你知道喀——有戏唱就有麦子往回背,弟兄们碗里就有黏(干)面口至!”

李十三在田舍娃得意的欢声浪语里也陶醉了一阵子。他知道麦子收罢秋苗锄草施肥结束的这个相对松泛的时节,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每个大小村庄都有“忙罢会”,“忙罢会”到来的前一晚,约请皮影班社到村里来演戏,每家不过均摊半升一升麦子而已。待田舍娃刚一打住兴奋得意的话茬,李十三却眉头一皱眼仁一聚。问:“今年渭北久旱不雨,小麦歉收,你的场子咋还倒欢了红火咧?”

“戏好嘛!咱的戏演得好嘛!你的戏编得好嘛!”田舍娃不假思索张口就是爽快的回答,“<春秋配》《火焰驹》-个村接着一个村演,那些婆娘那些老汉看十遍八遍都看不够,在自家村看了,又赶到邻村去看,演到哪里赶到哪里……”

“噢……”李十三眉头解开,有一种欣慰。

“我的十三哥呀,你的那个《火焰驹》里的黄桂英,把乡下人不管穷的富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看得迷格登登的。”田舍娃说,“有人编下口歌,‘权当少收麦一升,也要看一回黄桂英’。人都不管丰年歉年的光景咧!”

说的正说到得意处,听的也不无得意,夫人走到当面请示:“话说完了没?我把面擀好了。切不切下不下?”

“下。”李十三说。

“只给俺哥下一个人吃的面。我来时吃过了。”田舍娃说着已站立起来,把他扛来的装着麦子的口袋提起来,问,“粮缸在哪儿,快让我把粮食倒下。”

田舍娃提着口袋跷进另一间屋子,揭开一只齐胸高的瓷瓮的木盖儿,吓了一跳,里边竟是空的。他把口袋扛在肩上,松开扎口,哗啦一声,二斗小麦倒得一粒不剩。田舍娃随之把跟脚过来的李十三夫妇按住,扑通跪到地上:“哥呀!我来迟了。我万万没想到你把光景过到盆干瓮净的地步……我昨日格听到你的村子一个看戏的人说了你的光景不好,今日格赶紧先送二斗麦过来……”说着已泪流不止。

李十三拉起田舍娃,一脸感动之色里不无羞愧:“怪我不会务庄稼,今年又缺雨,麦子长成猴毛,碌碡停了,麦也吃完了……哈哈哈。”他自嘲地撑硬着仰头大笑。

(选自《李十三推磨》,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再没有这样熟悉这样悦耳……这是田舍娃嘛!”开头部分这一句以心理描写凸显了李十三与田舍娃的关系不寻常,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B.“李十三从椅子上喊起来站起来……撞到一起”这里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十三早就盼望田舍娃来,他那迫不及待的心情跃然纸上。

C.“咋哩?馍没蒸熟揭了锅盖跑了汽,馍就蒸成死疙瘩了。”这里运用形象而通俗的比喻告诉田舍娃,戏没编好不能唱给旁人的道理。

D.“权当少收麦一升,也要看一回黄桂英”表现了皮影戏《火焰驹》中的黄桂英的貌美,表明李十三剧本创作的成功和田舍娃表演的精彩。

E.作品中田舍娃是渭北几家皮影班社总班主,他演技精湛,善良厚道,心思细腻,重情重义,是李十三难得的知心的合作伙伴。

2.文中画线的语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李十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小说主要叙述民间艺人的真实境遇,意蕴丰富。请探究这篇小说的深刻意蕴。

 

1.选A得3分,选C得2分,选E得1分,选B.D不得分。 2.情节上:是上文李十三让妻子擀面的情节自然发展,也为下文写田舍娃发现空瓮埋下伏笔。环境上:交代了李十三生活的艰辛、处境的艰难。人物形象上:既表达了夫人对田舍娃送粮的感激,李十三的淳朴热情,也侧面表现了田舍娃的热心,急他人之所急的美好品质。 3.①专注于编戏,用心于排戏,醉心于自己成功的戏剧,是个技艺高超的艺人;②家里光景不好,欠债缺粮,还竭力招待好客人,是个热情而白尊的人;③一心编戏而不会务庄稼,是个在困境中有所追求的人。 4.①田舍娃送麦,李十三借面招待:做人要有情有义;②田舍娃戏演得活脱,李十三戏写得成功:做事要做到极致;③乡下人不管收成如何,也要看戏:人要有精神生活;④李十三生活艰辛仍坚持剧本写作:人在困境中也要有追求;⑤李十三作品广受欢迎却生活困顿:要关心尊重传统艺人。(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早就盼望田舍娃来”于文无据。D项,“黄桂英的貌美”错,应是“村民对皮影戏《火焰驹》由衷的热爱”。E项,“几家皮影班社总班主”错,应是“最具名望的一家班主”。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此题的选项DE考核内容,选项ABC考核手法。其中BDE理解或分析出现偏差。 2. 试题分析: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从情节、人物的塑造和文章的主旨的角度分析作用。此题注意情节和人物的塑造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家里光景不好,欠债缺粮,还竭力招待好客人”等情节中概括出其“热情而白尊”的性格特征。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技艺高超”“热情而白尊”“困境中有所追求”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4. 试题分析:注意概括文章的情节,然后从情节中挖掘意蕴。主要的情节为田舍娃送麦,李十三借面招待;田舍娃戏演得活脱,李十三戏写得成功;乡下人不管收成如何,也要看戏;李十三生活艰辛仍坚持剧本写作等情节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小说的主旨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等,总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美女白比,用“                                  ”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注】公元774年秋天,韦应物北归,在淮水边上偶遇过去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五律。

1.“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是千古名句,请分析所描绘的形象和寄寓的感情。

2.后人评价:“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突出诗人主观的感受,别有情韵。”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虞美人·春愁

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1.这首词的题目是“春愁”,词中表现了哪些愁绪呢?

2.“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两句是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谁家新燕啄春泥”句演化而来。试分析这两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日元。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

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盗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日:“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于使者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日:“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母。

会太学虞蕃讼博士受贿,事连耆宁,当下狱。绛请上还职禄,而容耆宁即于讯外,从之。于是御史至第薄责绛,绛一不自辨,罢知亳州。入辞,帝谓日:“朕知卿,一岁即召矣。卿意欲陈诉乎?”绛谢罪,愿得颍,即以为颍州。明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

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日:“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宁仕进。”绛日:“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日章简。

(节选自《宋史·元绛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B.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C.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D.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是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B.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第就是考取了科举的第一名。

C.资政殿学士,宋官职名。这个官职无吏守、无职掌,仅出人侍从备顾问。

D.“薨”是古代对死的一种避讳说法,一般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攻占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

B.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断足而死,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管理永新县时,元绛审理了周整母亲关于田契的案件,他迅速查明真相,指出龙聿利用赌博技巧赢了周整的事实,龙聿很害怕,归还了周家的土地。

D.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还是出白他的手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御史至第薄责绛,绛一不白辨,罢知毫州。

(2)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公孙丑问日:“敢问夫子恶乎长?”

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日:“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心,则矣。我故日,告子未尝知义,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有不慊于心,则            馁:饥饿,引申为丧气,萎靡不振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之者      揠:揠,拔起

C.今日矣!予助苗长矣            病:生病

D.不苗者也                      耘:除草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子未尝知义,其外之也       木欣欣向荣

B.宋人有闵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C.其子趋往视之虽才高于世,     无骄尚之情

D.行有不慊心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3.下列各项中,对《孟子》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人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一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C.“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义道德蓄养。

D.《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这个特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