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B. 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 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D. 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A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即开普勒三定律; 牛顿根据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并结合向心力公式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100多年后,英国的卡文迪许通过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引力,成功地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天王星发现后,人们开始研究它的运行轨道.人们发现它的实际运行轨道与根据太阳引力计算出的轨道有偏离,于是推测在天王星外还有一颗行星,它产生的引力使天王星的轨道发生了偏离.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这颗尚未发现的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18日,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对准勒威计算出的位置,真的看到了一颗蓝色的星星﹣﹣它就是人们所称的“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物体高速运动(接进光速)的规律,但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只有当物体的速度接进光速时,才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解析】 A、牛顿根据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并结合向心力公式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100多年后,英国的卡文迪许通过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引力,成功地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正确; B、天王星发现后,人们开始研究它的运行轨道.人们发现它的实际运行轨道与根据太阳引力计算出的轨道有偏离,于是推测在天王星外还有一颗行星,它产生的引力使天王星的轨道发生了偏离.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这颗尚未发现的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18日,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对准勒威计算出的位置,真的看到了一颗蓝色的星星﹣﹣它就是人们所称的“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故B错误; 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物体高速运动(接进光速)的规律,但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只有当物体的速度接进光速时,才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故C错误; 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即开普勒三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曲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B.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始终保持垂直

C.加速度方向跟所受的合外力方向始终一致

D.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形轨迹的圆心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OB为扇形玻璃砖,一细光束照射到AO面上的C点,入射光线与AO面的夹角为37°,折射光线平行于BO边,圆弧的半径为R,C点到BO面的距离为,AD⊥BO,∠DAO=37°,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玻璃砖的折射率及光线在圆弧面上出射时的折射角;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某区域沿x轴传播,实线at=0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bt= 时刻的波形图线,已知该简谐横波波源振动的频率为f=2.5Hz,虚线bx轴交点P的坐标xp=1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一定为20m/s

B.这列波一定沿x轴负向传播

C.可能有

D.

E.若该列波遇到宽度为6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查看答案

201610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景海鹏、陈冬身穿航天服进入太空。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假如在地面时航天服内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05Pa,气体体积为2L,温度为30℃,进入太空后,宇航员穿着航天服出舱后,由于外部气压低,航天服急剧膨胀,气体体积变为4L,温度降为20℃,航天服可视为封闭系统,内部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航天员进入太空出舱较长时间后,航天服内的气体压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Ⅱ)若在地面上开启航天服封闭系统向航天服内充气,使航天服内气压达到标准大气压的90%,体积变为4L,则需补充温度为30℃、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多少升?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而晶体都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B.液晶的光学性质会随所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时,可能是晶体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E.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说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