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质量m=1.0kg物体从离地面高h=1m的某点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初动能,物体落到地面时的末动能
,假定物体所受空气阻力f大小恒定,
,求
(1)物体空中运动全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2)空气阻力f大小。
多用电表中使用的电池除了一节1.5伏的干电池外,还有一块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如甲图所示,标称电动势为9V。某同学想要测量该电池实际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向其提供了以下器材:
A.待测方形的电池
B.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为4KΩ)
C.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为1.5Ω)
D.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为1.0Ω)
E.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Ω)
F.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9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3A)
H.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KΩ,额定电流为0.6A)
I.开关、导线若干
甲 乙 丙
(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乙图所示的电路图。根据此电路图,为完成该实验,电流表应选______,电阻箱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用器材前字母表示)。
(2)实验需要把电压表量程扩大为9V。该同学按图乙连接好实验器材,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片移到最左端,将电阻R2调为0,断开
,闭合是
,将
接a,适当移动
,电压表示数为2.70V;保持
位置不变,改变
阻值,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时,完成扩大量程;断开
。
(3)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开关
接b,闭合是
、
,从左到右调节
,测出多组U、I,并作出U-I图线如图丙所示,由图得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Ω。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常会用到气垫导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空气垫,使滑块在导轨上运动时几乎没有摩擦。现在有滑块A、B和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用它们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
;
b.调整气垫导轨使之水平;
c.在A、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开始计时,当A、B滑块分别碰撞挡板C、D时结束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和
。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____________。
(2)若取A滑块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放开卡销前,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A、B两滑块与弹簧分离后,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若这两个和相等,则表示探究到了“碰撞中的不变量”。
(3)实际实验中,弹簧作用前后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并不完全相等,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
A.气垫导轨不完全水平
B.滑块A、B的质量不完全相等
C.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不真正为零
D.质量、距离、时间等数据的测量有误差
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在y轴上的A点放置一放射源,可以不断地沿xOy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以大小不等的速度放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q的同种粒子,这些粒子打到x轴上的P点。知OA=OP=L。则
A. 粒子速度的最小值为
B. 粒子速度的最小值为
C.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D.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如图所示,甲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v1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乙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v2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反弹后恰好也落在A点。两球质量均为m。若乙球落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与地面的夹角为60º,且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不计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O点到A点,甲、乙两球运动时间之比是
B. OA两点的水平距离与OB两点的水平距离之比是
C. 设地面处势能为0,甲、乙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之比为
D. 乙球在B点受到地面的冲量大小为
若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真空中点电荷周围某点的电势φ可表示为,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如图所示,M、N是真空中两个电荷量均为+Q的固定点电荷,M、N间的距离为1.2d,OC是MN连线中垂线,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C点电场强度E和电势φ的大小分别为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