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d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d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Ω,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由 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d= _______mm.

(2) (i)为测金属丝的电阻, 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电压表0~3 V,内阻10 kΩ        ②电压表0~15 V,内阻50 kΩ

③电流表0~0.6 A,内阻0.05 Ω     ④电流表0~3 A,内阻0.01 Ω

⑤滑动变阻器0~10 Ω               ⑥滑动变阻器0~100 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电压表应选用器材①        

B.电流表应选用器材④

C.实验时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D.d值只需在金属丝中央测量一次即可

(ii)实验中某同学想尽可能多的采集一些数据,请为该同学设计一个符合本实验的电路图,并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然后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图的连线___________________  。

(iii)请用测得的物理量写出该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测得的物理量包括:电压表读数U,电流表读数I,金属色直径d,金属丝长度L)

 

1.702; AC;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1.5mm,可动刻度为20.2×0.01mm=0.202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mm+0.202mm=1.702 mm. (2)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动势为3V,电压表选①,故A正确;电路最大电流约为=0.6A,电流表应选③,故B错误;通电时间过长,电阻丝会发热,影响阻值,故C正确;d值需要在中间和两端都测量,求平均值,故D错误。故选:AC (3)金属丝阻值约为5Ω,电流表内阻为0.05Ω,电压表内阻为10k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金属丝阻值,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导线应接在滑动变阻器接线柱上。电路图如图所示: (4)由 及 得: 故本题答案是:(1). 1.702; (2). AC; (3) (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利用上述数据,在图的坐标系中描绘出l-T2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图象,取T2=4.2 s2时,L=____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图中虚线A、B、C、D表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等势面A电势最低

B. 粒子从a运动到b,动能减小

C. 粒子从a运动到b,电势能减小

D. 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

 

查看答案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示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长为2m

B. 波速为6m/s

C. 频率为1.5Hz

D. t=1s时,x=1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查看答案

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波速是m/s

C. 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 0.4 s回到平衡位置

D. 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

B. 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C. 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

D. 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