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横截面积、质量与厚度均...

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横截面积、质量与厚度均不计的活塞,可以在气缸内自由滑动,括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话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L= 40cm。气体的初始温度为T=600K,压强为,已知环境温度,大气压强。由于缸内气体缓慢散热,最终气体的温度达到与环境温度相同。求:(不计活塞与缸壁之间的摩擦)

       

(i)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最短距离;

(ii)请写出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并在下面p-V坐标系中画出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线。

 

(i) 30 cm (ii) 【解析】(i)当气体的温度最低时,根据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即可求解最短距离;(2)明确气体经历什么变化,根据气体的变化情况画出p-V图象。 (i)当气体的温度最低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最短为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得: (ii)气体首先经历等容变化,当压强变为后,气体开始做等压变化。p-V图象如图所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 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 分。)

A.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仍存在表面张力

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压强不随体积变化而变化

C.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某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估算该种气体分子体积的大小

E.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品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中有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充满了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 C点坐标为(4L3L),M点为OC的中点。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C点以平行于y轴方向射入磁场中,速度大小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粒子运动轨迹与磁场区域相切时认为粒子能再次进入磁场。

(1)若粒子无法进入区域中,求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范围;

(2)若粒子恰好不能从AC边射出,求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

(3)若粒子能到达M点,求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所有可能值。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两小球质量均为mA球位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B球穿过固定的光滑竖直长杆,杆和圆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的延长线过轨道圆心O.两球用轻质铰链与长为L(L2R)的轻杆连接,连接两球的轻杆能随小球自由移动,MNP三点分别为圆轨道上最低点、圆心的等高点和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

(1) A球施加一个始终沿圆轨道切向的推力,使其缓慢从M点移至N点,求A球在N点受到的推力大小F

(2) M点给A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A球沿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P时速度大小为v,求A球在M点时的初速度大小v0

(3) (2)的情况下,若A球运动至M点时,B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求此时圆轨道对A球的作用力大小FA.

 

查看答案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捆长度约为100m的铜导线(电阻约为1.5Ω)的实际长度,首先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1所示,再利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定值电阻:Ro=3Ω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铜导线的直径D= _____________mm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选填“R1“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_____________(选填“a”“b”)

3根据图2所示的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其电路图________(铜导线用电阻元件符号表示)

4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铜的电阻率为ρ,不考虑电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则导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 (用已知和所测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

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提供的器材有: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有凹槽的木块,质量为20g的钩码若干,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细线等。实验中将部分钩码悬挂在细线下,剩余的钩码放在木块的凹槽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利用打出的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

(1) 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从某个清晰的打点开始,依次标注0123456,分别测出位置0到位置3、位置6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周期T=0.02s,则木块的加速度a__

(2) 将木块凹槽中的钩码逐个添加到细线下端,改变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测得相应的加速度a,作出a-m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则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实验中_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满足悬挂钩码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槽中钩码总质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