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将质量为m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A叠放在物块B上,物块A与物...

将质量为m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A叠放在物块B上,物块A与物块B间的动摩擦因素为µ,最初A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计时,并在物块B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且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F=6tN)。已知m=1kgM=2kgµ=0.2,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假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 物块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为1m/s

B. t=s时刻物块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

C. t=0时刻到物块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物块B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为0.5m

D. t=0时刻到物块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推力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为3N·s

 

AD 【解析】当AB保持相对静止时的最大加速度满足: ,解得am=2m/s2,此时对AB的整体:F=(M+m) am=6N,则根据F=6t可得t=1s;此过程中F的冲量为IF=×6×1N∙s=3 N∙s;对整体由动量定理:IF=(M+m)v,解得v=1m/s,选项AD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当t=1s后物块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选项B错误;若两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当t=1s时速度为1m/s,此过程中的位移为0.5m,但是因为两物体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则1s内的位移小于0.5m,选项C错误;故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电路中,R1=5ΩR2=7ΩR3=8ΩR4=10ΩR5=12Ω,电容器的电容C=20µF,电源电动势E=18.6V,内阻r=1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始电建K是闭合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B. 电压表的示数为6V

C. 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为1.8×10-4C

D. 当电键K断开后,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1.8×10-4C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平行导轨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 PQ下端导轨是直线,MNPQ之间的两导轨是相同的曲线,两端导轨在PQ处平滑连接,MN间用导线连接,MNPQ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也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直线部分导轨平面向上。长为L、质量为m的金属棒ABMN由静止释放,金属棒AB运动到PQ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金属棒AB的电阻为R,重力加速度为g。运动过程中金属棒AB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一切摩擦及导轨和导线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棒A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B. 金属棒AB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mgcos

C. MNPQ过程中,通过金属棒AB的电荷量为

D. MNPQ过程中,金属棒AB中产生的热量为mgLsin-

 

查看答案

有一个均匀带电细圆环,以圆环圆心O为坐标原点,过O点且垂直于圆环平面的线为χ轴,如图甲所示,现测得χ轴上个点的电势随坐标χ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HI分别是χ轴负、正半轴上的点,且HO>OI,取无穷远处电势为0。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该圆环带正电

B. X轴上0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C. H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小于I点的电场强度

D. 将一个正的试探电荷沿χ轴从H点移动到I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A=2Kg的物块A和质量为mB=4Kg的物块B紧挨着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左侧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开始时两物块压缩弹簧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B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加速度为α=2m/s2,已知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物块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F是恒力

B. 拉力F的最大值为Fmax=38N

C. 物块B与物块A分离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为x=6cm

D. 物块B与物块A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压缩量为x=14c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物块AB用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相连,B在斜面体上,A竖直悬挂,物块和斜面体都保持静止状态。现对B施加一垂直斜面向上的作用力,物块和斜面体仍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受到的拉力变小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变小

C. B受到的合力变小

D. 斜面体对地面的静摩擦力向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