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量某电压表V1的内阻,某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 kΩ)
B.电压表V2(量程0~9V,内阻约10 kΩ)
C.定值电阻R1(阻值为600 Ω)
D.定值电阻R2(阻值为6 kΩ)
E.滑动变阻器R(0~20 Ω)
F.直流电源(E=10V,内阻可不计)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_____(选填R1或R2)。
(2)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____。
(3)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U1/V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2.80 |
U2/V | 0 | 1.5 | 2.7 | 4.3 | 5.7 | 7.8 | 8.1 |
请在图3中描点作出U2-U1图线_______,可得待测电压表V1的内阻为______ kΩ。
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与轻滑轮间摩擦不计,绳子不可伸长。物体A(含遮光片)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M,物体B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遮光片经过光电门1和2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测出两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为h。
(1)用游标卡尺测出物体A上遮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mm。
(2)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以上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如图所示,将两端刮掉绝缘漆的导线绕在一把锉刀上,一端接上电池(电池另一极与锉刀接触),手持导线的另一端,在锉刀上来回划动,由于锉刀表面凹凸不平,就会产生电火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产生电火花的回路只由导线与电池组成
B. 若导线端只向一个方向划动也能产生电火花
C. 锉刀采用什么材料制成对实验没有影响
D. 导线端划动的方向与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无关
氚核发生β衰变过程中除了产生β粒子和新核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止质量的反中微子。某次云室中静止的氚核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反中微子和β粒子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设反中微子的动量为P1,β粒子的动量为P2,则
A. 上述核反应方程为
B. 氚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β粒子
C. β粒子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体现出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D. 产生新核的动量为-P1-P2
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从A点抛出,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且在B点时粒子的速度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最小速度。已知电场方向和粒子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 电场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B. 电场中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C. 从A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小
D. 从A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一定不变
如图所示,跨过光滑轻小滑轮的轻绳一端连接物体,另一端点A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匀速滑动,在此过程中
A. 绳端A的速度逐渐减小
B. 绳端A的速度逐渐增大
C. 绳端拉力F逐渐增大
D. 绳端拉力F的功率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