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沿斜面向下运动,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滑块匀速向下运动,滑块对斜面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B. 若滑块在匀速向下运动时,给滑块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滑块将加速沿斜面向下运动
C. 若滑块加速向下运动,地面给斜面的支持力大于(M+m) g
D. 若在滑块加速向下运动时,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科学家于1996年人工制造出超重元素
,这种元素具有放射性,其原子核经过n次α衰变的产物为
,
的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中的α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可以用于金属探伤
B.
的中子数比
的中子数多12
C.
原子核之间只存在核力
D. 2g
经过2T时间,剩众物质的质量为0.5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引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
B. 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C. 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对斜面滚球研究测出小球滚下的位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并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
D. 物理学家在定义物理量时往往会采用比值定义法,如加速度、电场强度、质量等
如图所示为雨滴从高空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f随雨滴速度v变化的大致情况,其中图线①、②分别对应半径不同的雨滴。

(1)请利用图线分析并说明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情况。
(2)已知图中直线的斜率值
,其中
kg/(m2· s),r为雨滴的半径。(雨滴的密度取ρ=1.0×103kg/m3)请比较①、②图线所示的两个雨滴下落的最终速度;请计算半径r=5mm的雨滴下落的最终速度。
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直导线a和b串联在电路上,a长为
,b长为
。
(1)若沿长度方向的电势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
①a、b两导线内电场强度大小之比
;
②a、b两导线横截面积之比
。
(2)以下对直导线内部做进一步分析:设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现将导线中电流I与导线横截面积S的比值定义为电流密度,其大小用j表示。
①请建立微观模型,利用电流的定义
推导:;![]()
②从宏观角度看,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就形成电流;从微观角度看,若导体内没有电场,自由电子就不会定向移动。设导体的电阻率为ρ,导体内场强为E,试猜想j与E的关系并推导出j、ρ、E三者间满足的关系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作必要的说明)

如图甲所示,一个面积为S,阻值为r的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2r的电阻R组成闭合回路。在线圈中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
和
已知,导线电阻不计。在t=0至
时间内,求:
(1)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3)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