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B叠放在斜面体上,物体B受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沿斜面匀速上滑,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且A、B质量均为m,则( )
A. A、B保持相对静止
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等于
C. 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M+2m)g
D. 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V”形槽,其底部BC是一段圆弧,两侧都与光滑斜槽相切,相切处B、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一小物体从右侧斜槽上距BC平面高度为2h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槽再滑上左侧斜槽,最高能到达距BC所在水平面高度为h的D处,接着小物体再向下滑回,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
A. 小物体恰好滑回到B处时速度为零
B. 小物体尚未滑回到B处时速度已变为零
C. 小物体能滑回到B处之上,但最高点要比D处低
D. 小物体最终一定会停止在圆弧槽的最低点
如图所示,冥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公转周期为T0,其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a,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若太阳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行星对冥王星的影响,则
A. 冥王星从B→C→D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
B. 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 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等于T0/4
D. 冥王星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 )
A. 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大小之比为7∶2
B. 碰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小大
C. 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
D. 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质量的
如图所示,由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AB和半径为0.5 m的光滑圆弧组成的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斜面和圆弧之间由小圆弧(长度不计)平滑连接,其中B为最低点,D为最高点,C、A两点和圆弧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一物块(可视为质点)在A点以初速度v0=5 m/s沿斜面向下沿内轨道运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μ值满足一定的条件,则物块可能从D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B. 若μ值满足一定的条件,则物块可能最终从AD圆弧某处脱离轨道
C. 若μ=0.2,则物块最终从CD圆弧某处脱离轨道
D. 若μ=0.2,则物块始终不会脱离轨道
如图所示,某河段两岸平行,河水越靠近河中央水流速度越大.一条小船(可视为质点)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航行,它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v,沿河岸向下及垂直河岸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该船渡河的大致轨迹正确的是 (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