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即时间间隔)的是( )
A. 午休从11:30开始
B. 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
C. 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50-11:30
D.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每晚7:00准时与您见面
从科学方法而言,物理学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且效果相同”,所运用的方法是( )
A. 等效替代 B. 控制变量 C. 理想实验 D. 建立模型
(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底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求

(i)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
(ii)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幅一定为A
B. 周期一定为T
C. 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 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截面均为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个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 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强p0,温度为T0=273K,两个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 p0。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的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上升了一定的高度。用外力将A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0.8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1)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
(2)水的温度。
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