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 )
A. 
B. 
C. 
D. 
空间有一均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0,a,0),N点的坐标为(a,0,0),P点的坐标为(a,
a,
a).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M点电势为0,N点电势为1V,则P点的电势为( )

A.
V B.
V C.
V D.
V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 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 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 I1减小,I2不变,U减小
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pA=9kg•m/s,B球的动量pB=3kg•m/s.当A追上B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 pA′=6 kg•m/s,pB′=6 kg•m/s
B. pA′=8 kg•m/s,pB′=4 kg•m/s
C. pA′=﹣2 kg•m/s,pB′=14 kg•m/s
D. pA′=﹣4 kg•m/s,pB′=17 kg•m/s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如图甲所示,一边长L=2.5m、质量
=0.5kg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整个装置放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0.8T的匀强磁场中,它的一边与磁场的边界MN重合。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经过5s线框被拉出磁场。测得金属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乙图所示,在金属线框被拉出的过程中。

(1)求通过线框导线截面的电量及线框的总电阻
(2)分析线框运动性质并写出水平力F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3)已知在这5s内力F做功1.92J,那么在此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