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次科学实验中,从高温环境中取出一个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把它放在大气压强为...

某次科学实验中,从高温环境中取出一个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把它放在大气压强为P01atm、温度为t027 ℃的环境中自然冷却。该汽缸内壁光滑,容积为V1 m3开口端有一厚度可忽略的活塞。开始时,汽缸内密封有温度为t447 ℃、压强为p1.2 atm的理想气体,将汽缸开口向右固定在水平面上,假设汽缸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

()求活塞刚要向左移动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t1

()求最终汽缸内气体的体积V1

()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汽缸内气体与外界传递的热量和气体内能的减少量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1) 3270C (2) 0.5 m3 (3) 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解析】(ⅰ)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求温度;(ⅱ) 由理想气态方程求最终汽缸内气体的体积V1;(ⅲ) 体积变小,气体对外界做负功,根据判定Q与的关系. (ⅰ)气体做等容变化,初状态:压强为P=1.2atm,T=(447+273)K,末状态: 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 故 (ⅱ) 初状态:压强为P=1.2atm,T=(447+273)K=720K, 设末状态体积为, ,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 (ⅲ)因为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 根据,可知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即 故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E.在r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

小明设计的电磁健身器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50 m,倾角θ53°,导轨上端串接一个R0.05 Ω的电阻.在导轨间长d0.56 m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 T.质量m4.0 kg的金属棒CD水平置于导轨上,用绝缘绳索通过定滑轮与拉杆GH相连.CD棒的初始位置与磁场区域的下边界相距s0.24 m.一位健身者用恒力F80 N拉动GH杆,CD棒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过程中CD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当CD棒到达磁场上边界时健身者松手,触发恢复装置使CD棒回到初始位置(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53°0.8不计其他电阻、摩擦力以及拉杆和绳索的质量).求:

(1)CD棒进入磁场时速度v的大小;

(2)CD棒进入磁场时所受的安培力FA的大小;

(3)在拉升CD棒的过程中,健身者所做的功W和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传送带始终保持v=3 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一个质量为m=1.0 kg,初速度为零的小物体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传送带左右两端距离为x=4.5 m(g=10 m/s2).

(1)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时间;

(2)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3)设带轮由电动机带动,求为了使物体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而多消耗的电能.

 

查看答案

电压表,量程为6 V,内阻约为3 kΩ某兴趣小组想测定其内阻,根据手中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时学生使用电动势为6 V的电源,手边还有下列电阻,则电阻R应使用下面的________比较合适。(只填序号)

A.电阻箱R1,阻值09 999 Ω

B.电阻箱R2,阻值09 999.9 Ω

C.电阻箱R3,阻值0999.9 Ω

D.滑动变阻器R4,阻值06 000 Ω

(2)若电源电压恒定,某同学实验步骤如下:

A.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B.闭合开关S,调整R0,电压表示数恰好为6 V

C.调节R,使电压表示数为3 V,读出此时R3 001.4 Ω,则电压表内阻RV________Ω

(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电源路端电压随R的调节而变化,为消除由于路端电压变化对电压表内阻测量的影响,手边还有另一只量程为6 V的电压表,请对图示电路作些改动,并画出改动后的电路图_______

 

查看答案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碰撞来验证动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质量为mA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把质量为mB的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有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落地处。

(1)请在图乙中读出=__________cm。

(2)由乙图可以判断出R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点,Q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点。

(3)为了验证碰撞前后动能守恒,该同学只需验证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