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磁悬浮列车是利用超导体的抗磁作用使列车车体向上浮起,同时通过周期性地变换磁极方向而获得推进动力的新型交通工具.其推进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在水平面上相距L的两根平行直导轨间,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匀强磁场B1和B2,且B1=B2=B,每个磁场的宽都是l,相间排列,所有这些磁场都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这时跨在两导轨间的长为L宽为l的金属框abcd(悬浮在导轨上方)在磁场力作用下也将会向右运动.设金属框的总电阻为R,运动中所受到的阻力恒为f,则金属框的最大速度可表示为( )

A. vm= fR/2B2L2
B. vm=fR/4B2L2
C. vm= (4B2L2v-fR)/4B2L2
D. vm= (2B2L2v+fR)/2B2L2
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
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2,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200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入一只“220V,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性面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500
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22
D.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m=2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kg•m/s
B. 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N•s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
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
、![]()
分别与盒子Ⅰ、Ⅱ、Ⅲ中的三种元件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正弦交变电路中,三只灯泡亮度相同.若保持电路两端电压有效值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观察到灯![]()
变暗、灯![]()
变亮、灯![]()
亮度不变.则三个盒子中的元件可能是(    )![]()

A. Ⅰ为电阻,Ⅱ为电容器,Ⅲ为电感器 B. Ⅰ为电感器,Ⅱ为电阻,Ⅲ为电容器
C. Ⅰ为电感器,Ⅱ为电容器,Ⅲ为电阻 D. Ⅰ为电容器,Ⅱ为电感器,Ⅲ为电阻
如图所示是一交变电流的i-t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4 A
B. 2
A
C. 
A
D. 
A
如图,质量为
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
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一端连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在挂钩上系一质量为
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恰好能够到达地面.已知它恰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现将质量为
的物体D系在挂钩上后再举高H=0.8m(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g取
,空气阻力不计).求:

(1)C从释放到落地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
(2)D刚刚落至地面时的速度(结果可保留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