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给物体...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给物体加一个水平拉力F,物体恰能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若在该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突然将拉力F改为大小不变,方向斜向上的拉力(如图示),求:

1)水平拉力F的大小;

2F力斜向上拉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取g="10" m/s2

 

(1)10N (2)7.5N 【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运动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Ff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f=μFN=μmg 所以水平拉力为:F= Ff=μFN="μmg" =0.5×2×10 N=10 N (2)当F改为大小不变,方向斜向上的拉力时,物体对水平面的正压力:FN′=mg-Fsin300 代入数据得:FN′="20" N –10×0.5 N=15N 这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FN′=0.5×15 N=7.5 N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物体的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物体的平衡。根据Ff=μFN求出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当力F改为斜向上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求出物体对水平面的正压力,进而根据Ff′=μFN′求出滑动摩擦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小车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由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纸带上每五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实际点未画出),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分别为:SOA=600cmSAB=680cmSBC=760cmSCD=840cmSDE=920cmSEF=1000cm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交流      V,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3)打下C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m/s

4)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沙和沙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b           

 

查看答案

如图甲为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请将下面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记录     的位置,并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及方向;

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也拉至O点,记录           

3)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标度未画出)画出的力的图示.F1F2FF'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g取10 m/s2

 

查看答案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的是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其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图象四幅图中的图线都是直线从这些图象中可以判断出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一定受到恒定的合外力作用

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C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

把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在电梯中看到弹簧秤的示数是16N,g取10m/s2,则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以4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