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 kg。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 kg。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 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 m。当物体到达B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 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1) (2) 【解析】 试题分析:(1)物体由A运动到D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将,,解得: (2)弹簧压缩到C点时,对应的弹性势能最大,由A到C的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考点: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灵活选择物理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同时注意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细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着A、B两只质量均为m的小球,O点是一光滑水平轴,已知,使细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转动,当B球转到O点正下方时,它对细杆的拉力大小是多大?

 

 

查看答案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实验中,下面哪些测量工具是必需的?      

A.天平      B.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大

B.数据处理时出现计算错误

C.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D.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3)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重物由0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本题中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7个记数点。06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0165m/sv20214m/sv3          m/sv40314m/sv50363 m/s

2)在图中作出速度时间图像,并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2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块带负电荷

B.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 J

C.金属块的电势能减少4 J

D.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 J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且A、B、C、D位于同一半径为r的圆上,在C点有一固定点电荷,电荷量为-Q。现从A点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点电荷由静止释放,该点电荷沿光滑绝缘轨道ADB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规定电场中B点的电势为零,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AD点的电势为 

B.A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

C.D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点的

D.点电荷-q在D点具有的电势能为7mgr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