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首《浣溪沙》中:“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是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山和船 B.船和山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水流
如图所示为一个等腰三角形斜面,底角为θ=37°,左右两侧斜面均粗糙,顶点c上安装有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现在ac面上放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物体A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为使物体A在斜面ac上作匀速运动,需通过一根细绳栓接一个物体B放在bc面上,物体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试求物体B的重力大小应为多大?(已知绳子与相应的斜面平行)

如图所示,O为动滑轮的轴,用软绳CO将动滑轮悬挂在天花板上,绳CO与竖直方向成150角,物体A和B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已知物体B重
N,地面对B的支持力
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试求:

(1)物体A重多少?
(2)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
(3)若把B的位置往右移动,当B放到CO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时,此系统恰好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求B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如图所示,AB为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BC为粗糙程度不变的斜面,B点有微小的圆弧与两个面相切过渡。一物体(可看作质点)从A点以某一速度出发做匀减速运动并冲上斜面BC直到速度为零,以出发点为计时起点,各时间点的速度如下表所述。试求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远距离。

t(s) | 0 | 1 | 2 | 3 | 4 | 5 |
V(m/s) | 15 | 13 | 11 | 8 | 4 | 0 |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m的物体A、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B之间用一根倾斜的细绳相连,细绳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φ,地面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给物体B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的恒定拉力作用,A、B能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求

(1)恒定拉力F的大小。
(2)A、B间细绳的弹力大小。
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用精度为0.2N,量程为10N的弹簧秤拉动细绳套。通过记录并作出了如下的实验结论图,请指出他在作图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存在的疏漏或者错误之处(至少说出四点)

(1) 。
(2) 。
(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