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目前电能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一直梦想能无线传输电能,梦想在日常生...

目前电能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一直梦想能无线传输电能,梦想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线充电,甚至不用电池.现在,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也许,人类的这一梦想不久就能实现.

(1)实现无线传输能量,涉及能量的________、传播和接收.

(2)科学家曾经设想通过高耸的天线塔,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电能输送到指定地点,但一直没有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无线电波

(  )

A.在传输中很多能量被吸收

B.在传播中易受山脉阻隔

C.向各个方向传输能量

D.传输能量易造成电磁污染

(3)如果像无线广播那样通过天线塔输送电能,接收器获得的功率P与它到天线塔的距离R相关,实验测量PR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R/m

1

2

4

5

x

10

P/W

1 600

400

100

y

25

16

 

 

 

上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出PR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4)由于在传输过程中能量利用率过低,无线传播电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为早日告别电线,实现无线传输电能的工业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请提出至少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发射 (2)C (3)①8 64 ②PR2=1 600 (4)仪器体积过大;对人体有伤害;传输距离太短等 【解析】(1)像电磁波一样,无线传输能量也需要发射、传播和接收的过程.(2)电磁波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而电能的输送需要定向传播.(3)由表中的前三组数据和最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PR2=1 600.将R=5代入上式得P=64,所以y=64;将P=25代入得R=8,所以x=8.(4)因为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电磁波向各个方向传播,无法有效地控制方向性,为了更多地接收到电磁波,就需要接收仪器和发射点之间有较短的距离及接收器,需有很大的体积.同时,向空间辐射较多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LC振荡电路的线圈中,某一时刻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加

D.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查看答案

关于电磁波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遥感是利用了红外线波长较长的特点

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C.验钞机检验钞票真伪体现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DX射线可深入人的骨骼,杀死病变细胞

 

查看答案

自从1862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利用电磁波的技术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导航、无线电话、电视、雷达,以及遥控、遥感、卫星通讯、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波速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

B.微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导体时,会在其中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

C.手机所用的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比无线电广播所用的中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D.在无线电通讯中,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检波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

 

查看答案

据《飞行国际》报道称,中国制造的首款具有隐身能力和强大攻击力的第四代作战飞机20”(如图所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入到第四代战机的研发序列中的国家.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的距离,你也不能看到它

B.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

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和攻击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

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

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

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