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草原上食草动物对于牧草的净光合作用(净光合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为放牧量的最适点
B. 适量的食草动物能增加牧草的净光合作用
C. 该草场的最大容纳量在b点
D. 没有食草动物的草地比有食草动物的草地物质循环快
下列是关于科学家们的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罗伯特森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提出了生物膜“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B. 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
C. 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叶肉细胞产生O2和消耗O2的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内膜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内膜 ④线粒体基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
B. 蔗糖、淀粉、维生素等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性激素的合成都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研究表明,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它表达的H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目前已成为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

(1)H蛋白在成年个体的正常组织中表达量____(填“低”或“高”)。H蛋白是一个跨膜蛋白,结构如图所示。制备免疫小鼠用的H蛋白(抗原)时,应构建_______区基因,转入受体细胞表达并提纯。
(2)为扩增出大量目的基因需用到PCR技术。常规PCR技术一般包括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退火(55~60℃)时_________________碱基互补配对。设计引物是PCR技术的关键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如下表所示,其中引物对______(填“A”或“B”)设计不合理。
引物对A | P1 GTCCGCTAGTGGCTGTG P2 AGCTGGCGTTTAGCCTCG |
引物对B | S1 AAGCCGGGCGCGCCCGGAA S2 TTCGGCCCGCGTTATGCGCG |
(3)制备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时,需将H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鼠体内产生_________。
(4)治疗乳腺癌时,可单独使用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也可以将______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甲(R1R2r1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①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1、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比r1片段短,扩增结果如图。推测在F1、F2中均会出现的植株是_____,F2中可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是____。

②为了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
a.甲×乙,得到F1
b. R1 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c.用PCR方法选出R1R2R2R2R3R3植株
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2)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