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大量的西...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 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 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 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A 【解析】由表格可知,明未清初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知识被介绍到中国,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除了人文科学还有自然科学,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没有反映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情况,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 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    B. 变法触动了广大中下层市民的利益

C. 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 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是

A. 批判近代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

B. 指出当时宣传启蒙思想的缺陷

C. 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D. 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查看答案

1916年春,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说:“今之所谓共和、所谓立宪者,乃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曰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的主要目的是

A. 批判国民的愚昧和落后境况

B. 倡导国民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

C. 提倡民主思想启蒙民众

D. 揭露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查看答案

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从中可见,该思想家

A. 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 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C. 赞赏君主立宪政体

D. 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倡导“中体西用”;五四时期,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来对待中西文化。蔡元培此举意在

A. 复古求解放以缓和中西文化冲突

B. 平衡中西文化以实现思想再造

C. 否定传统文化以实现新思想启蒙

D. 兼容中西文化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