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庭芝(1219-1276),字祥甫,随...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庭芝(1219-1276),字祥甫,随州人,南宋名将。嘉熙末,投到京湖制置使孟珙的幕下。宋嘉熙末年,四川有警,他受命治建始县,广选壮士,教农习武,加强了对蒙古军的防御力量。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主管两淮军务,率军击败蒙古军进攻。此后,在扬州安抚民众,发展生产,扩充军队,加强城防,继续抗元。咸淳五年(1269年),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襄阳,因受权臣贾似道掣肘而失利,被贬官,九年七月,任两淮制置安抚使。德祐元年(1275年)春,率军民坚守扬州,元久攻不克。次年初,宋廷降元,两次下诏促其投降,均遭拒绝,三月,忽必烈遣使招降,李庭芝斩其使臣,激励军民誓死抵抗。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七月“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李庭芝将扬州的防守任务移交给副使朱焕,朱焕开城投降。泰州守将孙贵、胡惟孝又开城门降元,并将李庭芝献给元军。李庭芝被押到扬州后,仍然誓死不降,最后以身殉国。

——摘编自白话本《宋史·李庭芝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庭芝抗元的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庭芝的功过。

 

(1)史实:选拔壮士,认真演练;安抚民众,发展生产;加强城防,精心部署;拒绝招降,誓死抵抗。 (2)评价:坚持抗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深受理学思想影响,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统一是大势所趋,李庭芝等人的抗元不能阻挡元朝的统一。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他受命治建始县,广选壮士,教农习武”可概括为选拔壮士,认真演练;根据材料“在扬州安抚民众,发展生产,扩充军队,加强城防,继续抗元” 可概括为安抚民众,发展生产和加强城防,精心部署;根据材料“宋廷降元,两次下诏促其投降,均遭拒绝,三月,忽必烈遣使招降,李庭芝斩其使臣,激励军民誓死抵抗” 可概括为拒绝招降,誓死抵抗。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李庭芝的功过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根据材料“在扬州安抚民众,发展生产”可知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根据材料“宋廷降元,两次下诏促其投降,均遭拒绝,三月,忽必烈遣使招降,李庭芝斩其使臣,激励军民誓死抵抗”可知深受理学思想影响,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统一是大势所趋,李庭芝等人的抗元不能阻挡元朝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同时向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各岛发动进攻。美英荷法四国在这一地区的岛屿几乎全部落入日本之手。1942年5月27日,日本触动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在山本五十六的率领下,发动了进攻中途岛的战役,日本利用其在太平洋上航空母舰的优势,向美国舰队进行调整,并借此诱使美国舰队进行决战,以巩固其在太平洋的地位。美方破译日本联合舰队的密码,事先察觉了日本的企图。美国利用其占优势的空中力量给日本舰队以沉重打击。日本由于中途岛战役的失败,太平洋战场攻势停顿下来,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摘编自王春亮、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海战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途岛海战的有利条件和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成祖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病死于榆木川。同年八月,仁宗朱高炽'即位。朱高炽'一反其父的所作所为,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仁宗—上台,施行“恤民之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等劳民伤财之举。仁宗以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等正三品官员兼任大学士。其后,仁宗又复设官品高达一品的公孤官虚衔,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使阁臣的权位远远高过部权。宣德时,阁臣已获得票拟权,开始直接参预处理国家政事,阁权已相当于相权。仁宗即位三月,即下诏礼部将“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这也成为仁宣两朝推行文官政治的一个辅助措施。仁宗时,还平息了与北部边疆鞑靼部、兀良哈部的战端,恢复了往来边市贸易。尽管仁宗在位时间甚短,但其所施行的政策却为宣宗一朝所继承,以致后代史学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仁宣之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明仁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仁宗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首先意味着身份的平等。他眼中的民主化的过程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一场从政治、法律民情。社会构成,直至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几乎一切领域内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然而托克维尔本人又是一个贵族,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人民直接参加暴力革命的反思,使他多次表白,他并不热爱民主,他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种“贵族本能”使他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民主所潜在的那种“盲目的本能”,即现代民主有可能在社会秩序和个体精神自由两个层面上造成扭曲。

——摘编自《托克维尔文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主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城市化是通过人口、工厂及各种机构向城市流动,而不是通过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来实现的。在强烈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必然向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环境有利的空间(城市)聚集。工厂企业聚集城市促使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城市居民接近工厂和劳务市场,可最大限度地选择报酬较高的工作,并可以节约工作往返所需要的交通费用,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为己服务。城市街区光怪陆离,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城市众多的公共设施为居民带来了方便,使人们享受了现代文明。城市繁荣和物质富裕,使其居民的收入远较乡村优厚。据1890年的统计,城市居民平均家庭财富超过9000美元,而农村家庭则为3250美元,收入差距甚为悬殊。工业化时期,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去开拓新的领域,追求新的成功。这种精神使美国的城市化得以迅速完成。

——摘编自李庆宇《美国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国工业布局不得不进行大方位的调整。国民政府在抗战紧急状态下,为保存抗战力量,支撑危局,动员沿海及沿江的工厂大批内迁。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重心,以长江为中轴,由东部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转移。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沿江地区大约有超过1000万人先后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区域。在这些地区,拥有全部内迁工厂的1/3,共200余家工矿企业,包括兵工、冶金、机械、纺织、炼油、烟草等行业,它们集中了我国战时内迁工业的精华,成为战时生产军需和民用物资的主要基地。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文官、参军、主计等处人员在重庆开始办公。国民政府定都重庆,不仅带动了军政、文教、工矿企业大量迁渝,也使得重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重庆成为了全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摘编自张忠伟《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部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城市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两个时期城市化的特点。

 

查看答案

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描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统,提倡户外写生。能够体现这些画家主张的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