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图为运价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在南京,主城区的投...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图为运价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票价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则(  )

A. a是公交——距离比例定价

B. b是地铁——均一定价

C. c是地铁——远距离递减定价

D. d是公交——均一定价

2.若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路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

B. c运输方式线路投资大

C. a运输方式适合长途运输

D. 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1.D 2.A 【解析】 1.由图可知,a随距离的增加,运价在上升,结合题意,不可能是公交;A项错误;b随距离的增加有不同的运价,是地铁,但不是均一定价,B项错误;c线距离越远,运价越高,不是远距离递减定价,C项错误;d运价与距离无关,均一定价,符合公交的特点,D项正确。 2.由图可知,公路运输适合短途,距离越远,运价越高;水路适合长途运输,距离越远,运价增加的幅度越小;据此可以判断a为公路,c为水路,公路运输比较灵活,可以实现“从门到门”的服务,适合短途运输,A项正确,C项错误;水路运输利用天然河道,运输线路投资少,适合长途运输,B、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12月28日,沪汉蓉铁路渝(重庆)利(利川)段开通,至此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贯通。该专线经过多种地形区,多次跨越江河,修建难度大。据了解,目前唯独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沪汉蓉铁路渝利段开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技术因素    B. 政策因素

C. 经济因素    D. 自然因素

2.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线资源丰富,运量大,难以提速

B. 沿线地形条件复杂,桥梁、隧道居多

C. 沿线人口稠密,地表崎岖,气候条件复杂

D. 沿线经济落后,为联系更多的小城镇

3.关于沪汉蓉铁路修建的主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交通更完善,前来务工、旅游等的客流将加速流动

B. 增大了铁路联网效应,直接缓解了长江沿江货运压力

C. 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圈联系更密切

D. 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铁路结构,从武汉到全国各大城市更快捷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运输线路最可能是(  )

A. 高压输电线路    B. 水路运输线路

C. 铁路运输线路    D. 管道运输线路

2.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特点的是(  )

A. 机动灵活    B. 损耗小、连续性强

C. 运量大、投资少    D. 速度快、效率高

 

查看答案

下图为沿87°E所绘的局部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 公路    B. 铁路

C. 航空    D. 管道

2.影响该地区交通线路走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技术 ③石油 ④绿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

A. T1    B. T2    C. T3    D. T4

2.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  )

A. 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 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

C. 工业化程度提高    D.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

 

查看答案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