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虫三病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虫三病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二,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三,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架上美观/家四壁    B. 图多蓄/当涉猎

C. 尽心力/力平险    D. 浮慕时/之者谁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不 事 讨 论 徒 污 灰 尘 半 束 高 阁 谓 之 书 肆 可 也。

3.“好书之人”的“三病”是哪三病?你从作者总结的“三病”得到怎样的启示?

 

1.D 2.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 3.好书之人的三病是:①追求虚名,把书作为装饰品,而不阅读学习。②多方搜集,只图占有,却不研究探讨。③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作者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读书人不能只满足于收藏,而要阅读;不能只满足于死读,要能研读和勤于思考并活学活用。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徒:只;仅仅/只;仅仅 B.但:只/只 C.毕:尽/尽 D.名:虚名/命名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由易到难,由大到小,层层划分。本句可先找出评论时的标志性句式“谓之……也”,判断出“谓”前可断开;余句可找出谓语动词,“事”“污”“束”,以及分别修饰限制三个动词的“不”“徒”“半”,可知为三层意思。而且也可以注意到“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三句在结构上形成比较对称的四字结构的句式。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根据文章内容谈启示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回答即可。文章开头即提到“好书之人有三病”,然后用“其一”“其二”“其三”依次列举,抓住关键句子“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 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在翻译的基础上,精炼地整合答案。根据文章内容谈启示,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作者总结“三病”是告诫我们不要犯同样的毛病,如“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告诉我们读书人不能只满足于收藏,而要阅读;“记诵如流,寸觚莫展”,告诉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死读,要能研读和勤于思考并活学活用等。 参考译文: 爱好书的人有三种易犯的毛病:一种是浮浅地仰慕时尚的读书虚名,只是为了书架上好看,象牙书签锦缎轴面,装潢得美观炫目,可是除了一些像动物分公母、毛色有黑黄的表面知识以外,什么都不知道,这叫做没有书也是可以的。一种是,广为收揽、远地搜求,费尽心力,只求多收藏,不去探索研究,只是沾染了灰尘,多半束之高阁,这叫做书铺子可以了。一种是,广学多记,一年到头地在那里抠,可是智慧才思缺乏,难以自己运用这些知识,虽然背诵如流,可是自己的创见一点也写不出来,这跟不读书不看报的鄙陋高官和不懂世事、知识面极窄的迂腐学者虽然有区别,但他们都将因无益于社会而永世默默无闻又是一样的。至于真的懂书而又能喜好它,喜好它又能运用它,古人也以为是很难的,何况在今天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答谢中书________

(2)晓雾将__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观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1)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2)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3)“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4)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个典型的低头族,自言“每五秒钟,就会查看一次手机”。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了解,善世堂占地1715平方米,由头门、仪门、中堂、祖堂组成。祠堂最气派的地方要数仪门了。(B)仪门,即礼仪之门,是进入头门后的第二重门,能显示家势和威仪。(C)此座仪门为庑殿式屋顶结构,白砂岩石砌筑,石雕繁复精美。牌坊正面书“六传光范”,后刻“星聚一庭”,寓意石楼陈族人才辈出,灿若星辰,济济一堂。(D)进了仪门,两旁两株古树,一棵为120岁的桂花树,一棵为200岁的罗汉松。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B. 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

C.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D.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乱中。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chī xiào________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2)我父亲脸色早已shà bái________,两眼呆直。

(3)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zhènɡ zhònɡ qí shì________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4)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zhì zhī bù lǐ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