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很瘦的季节 石不易 冬季,特别是北方的冬季,是很瘦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很瘦的季节

石不易

冬季,特别是北方的冬季,是很瘦的。

时令一到,木叶凋零,树没有了往日的丰腴,显得很精瘦;草,臣服于北风,把天地拉得更高远;水,晶亮清泠,被冻得很深邃。要是下点小雪,就更精彩了:站着别动,让雪花落在你的睫毛上,能看见它们在哭泣。

圣洁的雪野,真是恋爱的天堂。

冬天是个声音稀疏的季节,如果你不用心,会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声响的世界。即使有声音,在冬季,也会显得很孤单,很瘦。

但是,特别有精神。

我在冬季的被窝里时常想象一个这样的情景:某位朋友出门时顶着带棱角的风,与裹在身上的衣帽相依为命。我们笑他傻,因为寒风的倒刺舔在脸上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然而当他怀揣一瓶烧酒回来时,我们便都明白了他出去的动机,于是很高兴。接着很多人围炉夜话,漫漫长夜被我们越喝越短……

去年冬天,因大雪封山,我与一位好友滞留在他父亲的护林小屋。半夜,风把所有的寒气都逼了出来,然后自个儿往被冻的瑟瑟的小屋里渗。屋内熊熊燃烧的碳炉彷佛结了冰,吐不出丁点热气,我几乎没有活着的勇气了。那位好友很瘦,也冷得差点精神崩溃,但他一刻也不肯消停,就四处倒腾,结果翻出数块老姜、一串辣椒和半袋红糖。他用铝锅铲了些热情敲门的积雪,然后熬了几碗又辣又甜的姜水。我们哆嗦的捧着碗,用嘴顺着碗沿哧溜溜地喝着,喝得我们满头大汗。那些姜水,真像冬日里的太阳,把我们烘得暖洋洋。

后来同学父亲赶来,手里还拎了只肥嫩的野兔。他把兔子开膛用雪水清理干净后,拿剩下的辣椒煨了一锅红艳艳的兔肉。根本不用描绘,我想那滋味肯定会成为我最饱满的记忆。

次日风停雪住,同学父亲领我们下山。路上他说,冬天的山太瘦,却是打猎的好时节。猎枪的响声是最美的原生态音乐。那一刻,我突然感觉,瘦,对于大自然来说,绝对是一种朴素的震撼。

是的,被大风掏空的原野,只剩下诗情画意。好比中国水墨画中,嶙峋的岩石,傲骨的竹梅。冬季,是一个让人绷紧神经的季节,是一个能闻到阳光味道的季节,是一个能听见雪花坠地的季节。

你无需去查询日历,只要你看见地上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瘦,就说明冬季临近了。若还不放心,就等大风把你的影子吹歪吹散吧。在这个生命倾斜的季节里,瘦,已经深入记忆的骨髓。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方能领略其中的大美。

想着那连时间都不舍得删除的美景。朋友,到了雪花缤纷时可别忘了约我,因为我早就贮存了陈年的烧酒,滑嫩的卤蛋和饱满的精神。相信我们在赏雪品茗的同时,能在这个很瘦的季节变得更加真实。

但不知今年冬季的下一场雪何时飘洒。

1.请简要概括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

2.请从修辞手法、表达内容和情感等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冬季,是一个让人绷紧神经的季节,是一个能闻到阳光味道的季节,是一个能听见雪花坠地的季节。

3.文章结尾一句“但不知今年冬季的下一场雪何时飘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联系全文,探究“冬季是一个很瘦的季节”中“瘦”的具体内涵。

 

1.“我”与好友滞留在护林小屋失去活着的勇气时,好友熬的姜汤和好友父亲煨的兔肉让“我”感受到严冬中的温暖。 2.这一句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嗅觉、听觉等多方面写出了冬季给人紧张、晴朗、宁静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独特的感受和强烈的喜爱。(意思对即可) 3.暗示“我”对下一场雪的期盼,深情表达了作者对很瘦的冬季的期盼和热爱之情。 4.①木叶凋零,树没有了往日的丰腴,显得很精瘦;②草,臣服于北风,把天地拉得更高远;③水,晶亮清泠,被冻得很深邃。④冬天是个声音稀疏的季节,即使有声音,在冬季,也会显得很孤单,很瘦。⑤原野被大风掏空。⑥地上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瘦。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从“因大雪封山,我与一位好友滞留在他父亲的护林小屋”“那些姜水,真像冬日里的太阳,把我们烘得暖洋洋”“煨了一锅红艳艳的兔肉”“次日风停雪住,同学父亲领我们下山”可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语言要简洁。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闻到阳光味道”是从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的,“听见雪花坠地”是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的,突出了冬天的宁静带给人的美妙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小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文段写了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所做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怎样理解第三段的“小声说”和“声音越来越大”?

3.“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一句中“终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一句应怎样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上哪儿去呢?这就成个问题,先不用想到别的了!下小店?不行!凭他这一身衣服,就能半夜里丢失点什么,先不说店里的虱子有多么可怕。上大一点的店?去不起,他手里只有五块钱,而且是他的全部财产。上澡堂子?十二点上门,不能过夜。没地方去。

②因为没地方去,才越觉得自己的窘迫。在城里混了这几年了,只落得一身衣服和五块钱,连被褥都混没了!由这个,他想到了明天,明天怎办呢?拉车,还去拉车,哼,拉车的结果只是找不到个住处,只是剩下点钱被人家抢了去!作小买卖,只有五块钱的本钱,而连挑子扁担都得现买,况且哪个买卖准能挣出嚼谷呢?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等把本钱都吃进去,再去拉车,还不是脱了裤子放屁,白白赔上五块钱?这五块钱不能轻易放手一角一分,这是最后的指望!当仆人去,不在行:伺候人,不会;洗衣裳做饭,不会!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会,自己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废物!

③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到桥上,左右空旷,一眼望去,全是雪花。他这才似乎知道了雪还没住,摸一摸头上,毛线织的帽子上已经很湿。桥上没人,连岗警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有几盏电灯被雪花打得仿佛不住地眨眼。祥子看看四外的雪,心中茫然。

④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儿声音,没一点儿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地,轻快地,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地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良心的微语。

1.祥子的梦想是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为了这个梦想,祥子三次买车。请结合整部小说简要概括祥子三次买车的情节。

2.请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联系整部小说,探究题目“骆驼祥子”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习/骑    B. 长而/益精

C. 值/可汗点兵    D. 其父名/在军书

2.下列诗句上下句的意思不构成相互交错补充的一项是(      )

A.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B.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C.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出相扶将 

气传金柝 

鞍马

男装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3)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5.“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意思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B.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自称庐陵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老王》,小说,选自《杨绛散文》。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课文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写出老王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是一个淳朴的好人。

D. 《最后一课》,小说,作者都德,法国作家。本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B.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 (夸张)

C.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