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 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 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D项“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用在句子中不恰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停止)    B. 户晓(了解)   呕心血(滴)

C. 杂乱无(条理)   乎不同(差得远)    D. 锋芒露(全)     可歌泣(可以)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石(pán)  古(ɡèn)  默(qì)  群蚁排(yá)

B. (miù)  划(chóu)  然(hè)  兀穷年(wù)

C. 徨(pánɡ)  名(shǔ)  躬(jū)  乎不同(jiǒnɡ)

D. 猎(shè)  起(dié)  澎(bài)  妇皆知(rú)

 

查看答案

梁衡的《壶口瀑布》分别描述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且融入了感情和思考。请你也结合相关知识,写一段描写黄河景观的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壶口,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⑥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⑦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⑧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我们必须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⑨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睹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黄河有幸”倚身于秦晋大峡谷?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浪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5.请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请根据提示,分别拟写一个小标题。

(1)文章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至五段: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两种感官描写壶口瀑布?

3.赏析下列句子。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2)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4.作者写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