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故事 梅子涵 ①1983年的时候我是助教,...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故事        梅子涵

①1983年的时候我是助教,出去开会只能坐火车硬卧,不能乘飞机。可是1983年的时候想买卧铺票很难,我只好上车补。火车刚离开上海,我已经站在补票的车厢排队。那是七月,火车上没有空调,所有的车窗都开着,但是所有的夏天炎热还是都在车厢里。广播里说,要过了无锡才能补票。我安心地站着等。我的前面是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女人,旁边还有一个大箱子。孩子总在她怀里动,还挣扎和哭,女人为难地一会儿离开队伍,一会儿又回来。我对她说:“你就站在旁边吧,等会儿我帮你一起补票。”女人感激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女人告诉我,她是去大连探亲,爱人在海军,在沈阳转车。

②这是一次到沈阳的车,我也是在沈阳转车。

③补到卧铺票,已经是深夜,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朝卧铺走去。卧铺早已安静地睡去,灯全熄灭。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摸黑地走进来时,心里只觉得那些睡着的人多幸福!我用自己天生的好视力寻找着卧铺号,我是中铺,她是隔壁一间的上铺,我让她和孩子睡在我的中铺上,我到隔壁的上铺躺下了。我离开她时,她对着我,也是对着黑很轻声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我躺在上铺,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④早晨醒来,车厢里已经被七月太阳照满,我看见女人坐在铺上和孩子玩,我刷了牙洗了脸,就去餐车吃面条了。

⑤火车在符离集停下了。这是一个以烧鸡著名的地方。我想,等回来的时候,要买一只烧鸡带回去。可是还没有等我想更多的,火车已经开动。接着听见的是车站上的一片混乱,脚步声和喊叫声。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⑥我回到卧铺。卧铺里也在混乱。原来,车站打错信号,火车提前四分钟开了。列车长急得跳脚,因为不少人下车买烧鸡,没来不及上车。那个女人抱着孩子,也没上车,她的箱子还在车上。

⑦车长不知听谁说的,昨天夜里是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的,于是就让我学雷锋学到底,明天一早到了沈阳先别去吉林,在沈阳逛逛,傍晚五点半他在车站通勤口等我,女人和孩子坐后面的车到沈阳,我陪他一起把箱子交给女人。我一口答应了。车长说,到吉林的票,他会帮我解决,一定有座位的!

⑧我早晨五点半到沈阳,一直逛到傍晚,傍晚五点半和车长在通勤口碰头,女人抱着孩子来了。车长把箱子放在女人面前,女人激动地和我拥抱,那是1983年,中国的普通男女,还不会这样的拥抱,但是她拥抱了我!

⑨我乘半夜的车去吉林。车长帮我买的票没有座位,他说,“真抱歉,没有座了,你以后再到沈阳来一定找我,我姓张!”我昏昏欲睡地站着,列车驶过黑夜,我没有一点埋怨,很像雷锋。故事结束。

⑩又是夏天,1984年了,我在大连开完会,陪着陈伯吹先生先到沈阳,再回上海。辽宁作协没有给我们票,只是告诉我们,上车后姓陈的列车长会为我们办好卧铺票。

上车后才知道陈车长今天根本不当班。我急得发昏!因为陈伯吹先生年纪大了。我让陈伯吹先生先坐在卧铺,我站在过道上等。其实我也不清楚等什么。这时我没有雷锋感觉。

结果我等到了张车长!

他从过道那一头走来。我大声喊:“张车长!”我的眼泪想出来。我说:“张车长,你还记得我吗?”

他看看我:“你就是那个学雷锋的大学老师!

张车长为我们补了票。他说,“今天如果没有卧铺了,我就让你们睡到列车员的车厢去!”

第二个故事也结束。

哪怕车厢的灯全熄了,还是会有人看见你,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就被黑暗里的人看见了。如果你“学过雷锋”,那么你会等到“张车长”。

1.请概括第一个故事中“我”学雷锋的几个举动:

____________---->   ⑵ 换铺位 ---->   ⑶____________

2.段的画线句中强掉“学雷锋的”的这一定语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第二个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二个故事在情节上是第一个故事的延续。

B. 表明在社会上“学雷锋”的人不止我一个。

C. 表现“我”学雷锋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表现了社会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4.段画线句,若改为“因为你‘学过雷锋’,所以你会等到‘张车长’。”你觉得哪句更好?请说说理由。

 

1.补车票还箱子 2.“学雷锋的”表现了“我”当年不计个人得失帮助抱孩子的年轻女人的行为给张车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张车长对”我”助人行为的铭记和赞扬之情。 3.C 4.原句好。原句用“如果﹍那么”(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联系上下句,表明:你在别人困难时乐于助人,那么更多的人会收到感染和影响,在你急难时也可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若将关联词语改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则变成必然,与事实可能不符。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从“你就站在旁边吧,等会儿我帮你一起补票”和“女人和孩子坐后面的车到沈阳,我陪他一起把箱子交给女人这两句话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点睛: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叙事记叙文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简洁即可。 2.本题的考点是重点词语理解。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贬义词褒用、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学雷锋的”是对“我“这个大学老师的修饰,说明”我“的行为给车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我的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3.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作用的认识。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C项的分析不恰当,“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说法有误,它的目的在于“学雷锋”的人不止我一个。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注意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动词和拟人化的词语,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原句运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说明乐于助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改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以后就变成了必然结果,与事实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宗论盗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举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1.解释加点字

⑴民之所以盗者   为:____________    ⑵用廉吏         举: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项是        

A.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停止做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停止他们。

B.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

C.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停止做盗贼,或者用严厉的刑法来停止他们。

D.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或者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

3.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的措施是(用原文回答)

4.从“太宗论盗”这件事中,看出他怎样的理政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_,它与____、《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段列举历史上明君贤臣的事例,论证了人才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B. 第一、二段使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强大力量。

C. 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入手,论证经受磨难的必要。

D.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作者层层论证得出的结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到天凉好个秋。

1.“层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中相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年“爱上层楼”是为赋新词,寻觅愁绪。    B. “识尽”概括了词作者半生的艰辛历程。

C. “欲说还休”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深沉厚重的愁苦。    D. 此词上、下阙里的“愁”,含义相同。

 

查看答案

默写

(1)乌纱掷去不为官,__________________。 (《予告归里》)

(2)__________________,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3)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咏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查看答案

写作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与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请写出自己的真实的感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3)考虑到文章的充实,文章不少于500字

题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