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1.深秋晚景图 2.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3.小令中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物象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意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所展示的画面的概括能力。“枯藤老树昏鸦”,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所以这幅图可以概括为“深秋晚景图”。 2.此题考查对元曲的主题的把握。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3.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小令中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与曲的意境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的?

2.诗中哪几句诗是写现实的?哪几句诗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几句诗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查看答案

阅读右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 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查看答案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本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 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中。

D.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