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图片符合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是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干栏式...

下列图片符合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是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干栏式建筑

D. 彩陶器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会种植水稻,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故正确答案为C。打制石器是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住半地穴房屋、制作彩陶器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征,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学生布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展览,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  展览主题“开天辟地的大事”

(1)材料一中哪一幅图片符合展览主题?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展览主题“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①1924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

③1927年8月1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果断决定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

⑤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革命探索的新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  展览主题“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第三天,又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动员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随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红色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开始了十四年抗战。

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19个抗日根据地,经历了无数次残酷“扫荡”,付出了巨大牺牲,一直斗争到日本投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作用》

材料四  展览主题“为新中国而奋斗”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以上四个主题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1)以上图片呈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请写出中国近代化的四次重要探索(名称)。

(2)分类整理上述图片,将序号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经济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思想文化近代化: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

 

 

查看答案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为了解北京历史文化遗产,学校组织考察活动。

(设计路线)

(1)按时序将考查路线补充完整:①、                        、②。

(深入研究)

(2)阅读上述历史文化遗产简介,仿照示例,概括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的时代特征。

(成果运用)

(3)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代表北京形象的名片。从上述历史文化遗产中任选其一(北京人遗址除外,仿照示例,为该历史文化遗产设计推荐名片。

示例:北京人遗址推荐名片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大量石器与用火遗迹。这些文物与遗迹见证了早起的起源与发展,为了解早起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实物证据。

因此,推荐北京人遗址。

 

查看答案

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各朝各代绵延有序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汉武帝时,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逐渐形成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丝绸之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逐步形成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唐朝陆上、海上交通发达,架起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交往。唐朝的发达文化远播域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对域外文化广泛吸收,也促进了社会发展。

材料三  郑和航海路线图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织品等物产和造纸、指南针为代表的科技以及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书籍,成为交流的重要产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〇”。

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多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②郑和下西洋清剿海盗、平息纷争,维护了沿线安定和平。

③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对经济贸易交流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4)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 世界经济全球化

B. 非洲殖民体系崩溃

C.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 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