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时年34岁的黄旭华被秘密召集到北京,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最早的29人之一。面对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浩瀚的报纸杂志中搜寻所有和核潜艇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正是这种精神,激励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我国水滴型核动力潜艇。

材料二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把褒扬英雄的过程转化为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我们也能实现出彩人生,这正是对英雄的最好致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铸就国之重器的。

(2)青年强则国强,以“共和国勋章”精神激励青少年,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高二年级即将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板报设计大赛,请列举两个有关民族精神的板报主题(例: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1)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不仅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面对对潜艇知识匮乏,及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黄旭华团队主动出击从报纸杂志寻找线索,并根据研发计划,在学中作、边研究边验证;在研发过程中秉承不怕苦的精神,克服一个困难,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以报效国家的理想和团队一起攻坚克难,最终研制出我国的核动力潜艇。 (2)①共和国勋章精神体现出怀揣赤子忠心,献青春、撒热血、有担当的精神特质。共和国勋章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②弘扬共和国勋章精神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铸牢理想信念之基,勇于奋斗,勇于创造,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导青少年勤学,修德,营造崇尚英雄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彰显国家精神,凝聚民族共识,汇聚民众认同,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 (3)红岩精神——威武不屈浩然正气;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解析】 本题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文化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意识的特征、意识的作用、民族精神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本小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铸就国之重器的。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属于体现类主观性试题,分析黄旭华团队如何铸就国之重器,根据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将情景转向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的,分析时要根据设问和原理分层叙述,层次递进。材料中“面对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浩瀚的报纸杂志中搜寻所有和核潜艇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充分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不仅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本小题要求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共和国勋章”精神激励青少年,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加以说明。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属于意义类主观性试题。分析“共和国勋章”精神对青少年的意义,在分析时要说清楚共和国勋章精神是什么、它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对青少年的激励作用的表现,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作用。主要从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力量,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彰显国家精神,凝聚民族共识,汇聚民众认同,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等方面来阐释。 (3)本小题要求就某校高二年级即将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板报设计大赛,列举两个有关民族精神的板报主题(例: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11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社区治理和服务情况时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全过程的民主”在程序、内容、层级、主体和治理等五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全过程民主在程序上要求决策之前进行调研、听证、议题设定等;决策之中进行协商、对话、方案选择等;决策之后进行评估、问责、执行调整等,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以保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实现社会意愿和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全过程民主横向上强调内容的全面性,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和监督民主,人民群众能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全过程民主从纵向上体现在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基层层面的民主活动是上下联动的,国家层面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层面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决策、基层层面有城乡社区自治。全过程民主强化各类主体的关系耦合。目前中国立法决策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模式,各基层社区的“党政群协商共治平台”,都强化不同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过程民主不仅重过程,还重结果。通过民主集中制,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和优势,实现系统治理;通过党规、国法、民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依法治理;通过社区自治服务,满足人民需求和纠纷化解,实现源头治理;通过自治、法治和德治等手段,实现综合治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全过程的民主的优越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在推进全面振兴过程中,立足区位条件优势,发展“飞地经济”。围绕破解乡镇“有资有项目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在北票、喀左等县区规划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搭建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乡镇生产总值增长和税收收入增加。随着“飞地经济”兴起,扶贫产业资金有了新渠道,带动了贫困户就业。

“飞地经济”在“飞进”“飞出”间激活了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丹东市县两级明确提出“飞地园区”“高富美”的发展定位:“向高的层次飞”,“飞出方”要多输出高端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向富的目标飞”,“飞入方”要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向美的方向飞”,坚持绿色招商,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产业,打造美丽园区、品质园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动能培育项目,确保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税收分成等机制,促使项目“飞出地”和“飞入地”紧密合作的发展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飞地经济”是怎样促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

 

查看答案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于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出台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我国又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④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第二曲线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S型曲线(即第一曲线),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辟蹊径,一次次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力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才能实现永续增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第一曲线实现量变的基础上,第二曲线促成了事物的质变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二曲线理论指导人们避开曲折的过程

③第二曲线理论符合事物发展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④超越第一曲线,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是一条辩证否定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读名著,学文学,辨哲理——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红楼梦》已被确定为高中生必读名著。下列红楼梦名句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红楼梦》

哲理

①第五回,对探春一生的概括: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第五回,《聪明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③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第九十回,叹黛玉病: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