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材料一:

立法特点

主要内容

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

开门立法,求得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法治中国的亮丽风景。

深入实际,让人民的法典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涉及民法典编纂的议案32件;选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夫妻共同债务等重点问题,专程奔赴有代表性的地方调研;针对物业纠纷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走访小区、居委会……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

材料二:现代法治的核心在于“规范公权力,保障私利”,保障私利的任务就是由民法典来完成。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

民法典以民事权利为中心构建起来,即由物权、合同债权、人格权、婚姻家庭权、继承权以及侵权责任所构成,通过全面保障民事权利,全面体现和贯彻了法治的价值。

事异时移,法随时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法典突出了人格权保护的重要价值。现实生活中,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信息泄露等现象层出不穷,其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公民的名誉、隐私和个人信息,网络空间“侵权易、维权难”的问题严重,民法典设置了独立的人格权编,充分体现了对人格权保护的高度重视。

回应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网络治理。民法典积极应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网络侵权规则,明确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完善网络交易规则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民法典完善了夫妻共同债务规则、夫妻财产约定制度、结婚登记制度,增加了离婚冷静期的相关规定,扩大了遗产的范围并完善了遗产管理规则……

(2)结合材料,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哪些思想方法?

 

(1)①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法典编纂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切为了人民。(编制民法典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②民法典的编纂坚持开门立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尊重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切依靠人民。 ③民法典的编纂重视重点问题和老百姓反映强烈问题的调研和走访,让人民的法典接地气有时效,惠及全体人民 (2)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民法典以民事权利为中心,重点突出,权责明确。 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有序性,注重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民法典主要由7个部分组成,是对公民民事权利的全面保障,使公民的各项生活有法可依。(联系的观点,全局观,全面地看问题)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密切关注变化发展实际,寻找新思路,开拓创新。事异时移,法随时变,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④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积极合理的因素。民法典注重克服已有法律中过时的内容,在新形势下,完善、增加新的内容,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解析】 本题以法制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及编纂上的创新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两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党的领导、人民的主体地位、辩证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研读民法典的内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主要内容一: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考生关键提示:中国共产党,考生联想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宗旨等知识要点写出知识要点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的政治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试题材料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法典编纂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切为了人民。 ②主要内容二: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法治中国的亮丽风景。强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怎样立法的。考生可联系全国人大的立法权结合草料从开门立法、民主立法、人民的主体地位上分析。 ③主要内容三: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涉及民法典编纂的议案32件;选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夫妻共同债务等重点问题,专程奔赴有代表性的地方调研;针对物业纠纷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走访小区、居委会……。强调的是全国人大立法的重点内容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都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使民法典真正变成人民的法典,为人民的法典。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哪些思想方法?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五个关键词:联系、发展、矛盾、否定、创新,结合材料可以确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系统优化、发展实质、主要矛盾、辩证否定。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系统优化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系统优化的方法告诉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有序性,注重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民法典主要由7个部分组成,是对公民民事权利的全面保障,使公民的各项生活有法可依。 ②发展实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密切关注变化发展实际,寻找新思路,开拓创新。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经济社会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法律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③主要矛盾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民法重点关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以民事权利为中心,重点突出,权责明确。 ④辩证否定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要树立创新意识,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积极合理的因素。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民法典注重克服已有法律中过时的内容,增添、完善新的内容,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必须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

材料一:总书记田间地头,访“真贫”,谋“良方”。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柞水木耳炒云州黄花,德胜马铃薯配宁夏安格斯牛肉,配一碟盘州火腿,就一壶贵州“人民小酒”,饭后再吃点伊春蓝莓,饮一杯安吉白茶……可爱的网友们用总书记关注和调研过的农副产品,制作出一份“小康菜谱”。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身影总会出现在大棚里、田梗上、秧苗间、牛舍旁,细察深问百姓“脱贫草”“致富宝”。

一份“小康菜谱”,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瞄准市场需求,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才能打好“致富牌”。用特色产业的杠杆,撬动贫困的大山。

一份“小康菜谱”,一条市场化之路。在黑龙江伊春蓝莓产业基地,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研究市场规律,防止在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市场趋于饱和,影响可持续发展;在调研陕西志丹县糜子酒时,总书记叮嘱要注重打开市场;针对河北马铃薯的发展,总书记要求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用“市场化”之手,才能推开脱贫致富的大门。

一份“小康菜谱”,一条幸福生活之路。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让幸福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是乡亲们的热切向往,也是党和政府的初心和使命。“小康菜谱”,让更多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的发展机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透过“小康菜谱”,“作于细”而“成其大”的治国方略跃然眼前,而这背后的殷殷关切里,是情系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人民至上的不变情怀。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一份“小康菜谱”蕴含着怎样的脱贫方略与不变情怀?

材料二:各地区真抓实干,摘掉“贫困帽”,走上“小康路”。

全国部分地区脱贫攻坚实例

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白水社区有90%以上的耕地种花椒。34名党员成立“管花椒”的党支部,由花椒党支部牵头外出参观,学习种植经验,改良花椒品种,2019年全村花椒收入2000多万元。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赵庄村利用政府资金投入360余万元,重点建设了赵庄味道、主题客栈、登山线路,集中展示太行山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小吃,门票收入给村民分红,2019年该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河南省汝阳县下石庙村因“荒山秃岭困难地,飞鸟掠过无栖树”而造成人口大量外流,近年来汝阳县按照“生态立县”战略,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荒山皆绿,绿树成荫,经济林硕果累累,外迁户大部分回迁,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湖南省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提升到90%以上;云南利用互联网、朋友圈,搭建农民与消费者的直通车,并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消费扶贫让消费者更高尚,让贫困群众获得新的“幸福点”。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认识。

 

查看答案

    西迁,为了可爱的中国。

一路向西:国家需要就是奋斗方向

这是一封询问信,也是年轻人在国家与小家之间的抉择。没有犹豫,两位年轻人自此作别了故乡江南,牵手来到西安。

上世纪50年代的西安,发展水平与上海有着天壤之别,和他们一起远道而来的师生们没有怨言,也顾不上休息,就立刻着手开垦荒地、建校舍、建教室、编教材。时年已66岁的随校西迁的沈云扉教授曾写下豪迈诗句:“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默默耕耘在三秦大地,在艰苦岁月的磨砺中创造了崭新的业绩。

薪火相传:西迁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这是西安交大本科毕业生裴柳写给父母的信。毕业后,她考取了陕西省选调生,被分配到咸阳市长武县,经轮岗后到巨家镇挂职任镇长助理。她说:“在镇上工作很辛苦,但也的确能学到真本事,能学到书本上永远都学不到的东西。很多真学问、大学问都只有在实践中,尤其是贴近群众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从城市到农村,从象牙塔到基层一线,裴柳将自己对“西迁精神”的传承变成了为群众奔走的实践。

从交大西迁老教授到西迁新传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脉络,成为他们人生里始终不变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将激发更多人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广大青年奋斗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必将书写新的青春华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广大青年应如何传承好“西迁精神”,书写新的青春华章。

 

查看答案

行政决策是政府履行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起点。

某高中同学查阅政府决策的相关法律,在国务院网站上看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摘抄以下几条:

条款

内容(摘抄)

第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

第七条

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决策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

第八条

重大行政决策依法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委员会的监督,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范围或者应当在出台前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可能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决策承办单位或者负责风险评估工作的其他单位应当组织评估决策等草案的风险可控性。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条,分析规范政府决策程序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

材料二  有效的数据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鼓励勤劳致富,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这是党中央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让数据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它负责对全球卫生事务提供领导,拟定卫生研究议程,制定规范和标准,阐明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方案,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监测和评估卫生趋势。中国政府历来注重与世卫组织的合作,尤其是疫情以来,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共同维护好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2020年3月7日,中国政府决定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以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世卫组织是世界性非政府间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②世卫组织在保障全球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支持并主导世卫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④中国重视同世卫组织进行合作,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