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中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 该观点看到了物质条件是精神德行的基础,有合理和可取之处,故①项错误;该观点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但认为“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是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具有形而上学性。故②③项符合题意;本观点否定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具有形而上学性,故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现出来。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没有看见它,它以前从来就不存在!今天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到(   )

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论断。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②孟子:“万物皆备与我”

③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④黑格尔: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201758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的典故,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们: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大道

D. 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查看答案

在物质匮乏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面对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