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

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 题目中,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该观点认为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①③选项蕴含的哲理与题意相符。②选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选项属于唯物主义。选B。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含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 物及其 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③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④上帝创造世界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论断。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②孟子:“万物皆备与我”

③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④黑格尔: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201758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的典故,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们: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大道

D. 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查看答案

在物质匮乏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面对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说,纵观哲学发展史,流派众多、观点各异、异彩纷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王夫之提出的“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朱熹的“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唯物主义观点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

A. 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