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在将要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宪法修正案中,专门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建议》提出监察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副主任和委员由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改革后,监委履行职责,既要填补过去行政监察对象过窄的空白,也要填补纪法衔接不畅的空白。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液认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自我监督的历史性难题找到的一条科学路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特为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奠定坚实宪法基础、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分析党为什么要不断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收革刨新

 

(1)①中国共产党通过决议的形式,提请全国人大修改宪法,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②监察委员会的负责领导由人大任免,受人大监督,同时对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监督,体现我国国家机关实施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③党着力推动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解决自我监督的难题,体现了党把握科学的执政规律,不断增强执政能力。④党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表明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自我监督的历史性难题找到的一条科学路径。②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我党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突破旧模式的重大决策,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新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此次改革将为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奠定坚实宪法基础、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解析】 整体本题以“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为背景材料,分别考查了政治生活知识和哲学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进行精准审题,明确问题设置的知识范围,。在进行分析材料时一定要根据问题的设置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本题第(1)小问需要找准材料中的主体,第(2)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答案的表述必须是教材知识和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 第(1)小问以“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为素材,考查了中国共产党、人大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一方面,在审题上要把握好要求的知识范围。本题要求的知识范围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所以考查的是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另一方面把握好问题的指向性。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要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方法。这种设问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解答此类问题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知识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第(2)小问以“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为素材,考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解答本题,首先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包括的知识点,该知识范围内主要包括辨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三个知识点。结合材料,运用该知识分析党为什么要不断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新即可。这种命题难度较小,但需要重视对哲学原理规范性、完整性的理解。 解析:第(1)小问要求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同时要明确该题设问是“体现类”主观题。其次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该材料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监察委员会、全国人大,阅读材料时分别找出三个主体的行为,将主体的行为与教材知识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 第(2)小问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分析党为什么要不断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新。解答本题首先审好设问。本题的设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该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主要包括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三个知识点。二是要求分析的是党为什么要不断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新,属于“原因类”的主观题。其次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该材料的有效信息是“为解决自我监督的历史性难题找到的一条科学路径”“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奠定坚实宪法基础、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然后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有效信息,把教材知识与这些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南曹村,因地势低洼时常被淹,农作物经年歉收,吃咸水、走土路,土胚墙、泥糊棚,曾是南朝村的真实写照。如今,依靠产业发展,他们走出了一条“外招(商)内调(结构)”的乡村振兴之路,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兴旺村”。

科技种植是村里产业振兴的第一步。2009年,该村通过外出招商,一次性流转1200亩土地,发展起林(速生杨)、草(苜蓿)、牧(青山羊)“一体化”产业。村民说:“村里栽上杨树,杨树底下种上牧草,能养羊,能喂兔,又节省了劳动力能出去打工,一年收入可观,挣个几万不成问题。”

乡亲们富起来了,南曹村却没有停下产业振兴的脚步,他们又把眼光投向了光伏产业。2017年,总投资6.8亿元、占地1200亩的30兆瓦的太阳能农光互补扶贫项目在村里落地。据介绍,项目运行期年平均发电量约3546万千瓦时,每年发电收入3600万,可为村里带来“四大脱贫利好”:土地流转收入,村民每年每亩能拿到1100元的租金;农业收入,400亩食用菌,每亩每年纯收入不低于2万元,蔬菜种植、矮化果树等每年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项目分红,今后30年每年可返还360万元税收,会集本镇贫困户1256户,人均分红1800元;就业机会,项目建成后可解决600余人就业,实现富裕劳动力人人有岗位,我通过就业实现脱贫。此外,村集体还将获得每年不低于360万元的收入,可用于产业发展和困难救助。据介绍,菏泽注重因村制宜发展脱贫产业,重点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业等。从投入上、易上手的项目起步,逐步升级,推动产业振兴。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该村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2)请你为乡村振兴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查看答案

习总书记说:“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上述材料反映的辩证法原理有

A. 实践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先进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时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伟大的民族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

B.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社会主义各种自信的力量源泉

C. 伟大的民族精神会影响中华民族发展的趋势,促进社会发展

D. 伟大的民族精神能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社会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人民”一词被多次提及。他说道:“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多次提及“人民”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我们党的群众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D.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查看答案

新华社北京3l9日电,亚投行首个对华项目于19日在北京签约。用于北京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等工程,助力“北京蓝”。据介绍,项目投入使用后,这一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北京减少65万吨标准煤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57万吨,颗粒物排放量37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48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442吨。这表明

A. 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可以加以改变利用

B. 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

C.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D. 联系是客观的,不能轻易改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