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卫生部全面推行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垫付,现在是医院...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卫生部全面推行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的由医保支付给医院。这一制度

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体现了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印证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实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权,体现了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印证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公民的生命权不属于政治权利,②说法错误;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并未涉及公民的义务,应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史,也是改革开放与制度改革互动的历史。1980年,随革开放伊始,个人所得税开征,当时的费用扣除额是800元。但彼时,我国职工月平均工资才64元左右,交税的“真土豪”,主要是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到了1993年,月薪能达到800元的也不过1%上下,交税仍算得上百里挑一的“权利”。到了2004年,60%的人月薪达到800元以上,到了2017年,全国主要城市月薪收入近7000元。

2018年3月,“个人所得税改革”再次引起了从民间的广泛提议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是两会期间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多方评论观点:

观点1: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要更精细地计量公众真实可支配收入,将扣除标准与城镇居民住房、教育、医疗等情况结合起来考虑,保证普通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要影响。

观点2:个税起征点的提升,无疑有助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但值得重视的是,分好财富的蛋糕,起征点并非提得越高越好,而应在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处下刀,既关注“账面”,更关注“全面”。

(1)有人认为,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利民不利国。请你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和上图 ,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哲学依据。

(3)以“政府的责任:寻找公平和效率的最优处”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要求: ①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

②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③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针对朝鲜利用弹道技术进行发射活动,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呈现紧张,为了半岛安全与稳定,2017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代表一致表决通过第2397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以遏制其核导开发计划,同时呼吁恢复六方会谈。

材料二  2017年中国外交足迹遍布全世界。1月,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会见联大主席和秘书长,表示中国坚定捍卫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6月,习近平赴哈萨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倡议各成员国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相约越南岘港,习近平发表《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演讲。11月,李克强总理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首次在反腐败领域发表联合声明。

(1)结合材料一,阐述你对联合国安理会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感悟中国是如何处理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的。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下面是关于中国制造业的三则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1:沈阳鼓风机集团在过去几年,建立了沈鼓云职能制造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设备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新闻报道2:上海丹豆工艺品有限公司在第122届广交会上展出的家具有了明显的变化,整体色调由原来的明媚多彩变得质朴淡雅,尽量少用油漆,更多地采用水性漆等相对环保的涂料。不仅如此,产品工艺也进行了改变,尽可能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油气、粉尘的排放。

新闻报道3: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小米”和传统制造业一起,用技术和平台带动“中国制造”的品质跃升。定位高性能、做“发烧友”手机,整合优质供应链。如果说创新能够决定制造业能“飞”多高,品质则决定着能“走”多远。

材料二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计算机处理器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人工智能带来新技术、新模式,助力高质量经济发展。但回顾过往,每次人类迎来新的技术革命,都会伴随着各种争议,特别是人们担心被新技术取代会产生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点。

(2)观察下图,在AB中任选二处填写符合条件的行业,并说明理由。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预测并分析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8年开始伊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信·中国》节目正式开播。《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了“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集中展现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内容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

例如,节目展示了黄继光的家信。节选如下:

母亲大人:

男(黄继光)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男决心把母亲来信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对家中期望……

黄继光

1952.4.29战斗中

虽然黄继光的信读起来不够顺畅,但他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不顾家”,其字里行间的情感冲突让人潸然泪下。《信·中国》节目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1)从文化角度分析,央视的《信·中国》节目为什么能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

(2)读完黄继光的信,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20179l 5日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因病不幸逝世。作为清华“学霸”,他放弃国外300倍高薪,在中国西南山区一呆就是几十年,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的建成作出了卓越贡献。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努力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能力卓越的人就能拥有卓越的人生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