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光线是目前已知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光线...

光线是目前已知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光线在通过某些透明介质时,比如水或者玻璃,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但这种减速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科学家们利用一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时间持续了整整一分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物质运动的规律    B.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 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    D.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D 【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是不能随意改变规律。B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C选项表述错误,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题目中,科学家们利用这一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时间持续了整整一分钟,这表明了事物的静止是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故D入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成语能体现上述“两个对子”的是(    )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②天行有常、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 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朝鲜古代哲学家李混认为,孟子提出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发于形而上之纯理,而《礼记》中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则直接发于形而下之气,并认为气随理发;同期的奇大升却认为“四端”是“七情”的部分,“四七”同质、皆发于理。由此,二人进行了8年的“四七之争”。李混与奇大升之间的“四七之争”(   )

①说明任何哲学都要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较量 

③说明二人在何为本原的问题上没有根本分歧 ④是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较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因为(   )

①理论创新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②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有什么样的客观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主观反映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广大村民内心的向往和期盼。起好的乡风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一系列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部署。

(3)请你为本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突出,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中国外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在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

2017年,从家门口到大洋彼岸,从G20到APEC,除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金砖厦门会晤”两场“主场外交”,习近平主席共5次踏出国门,足迹遍布亚、欧、美三大洲,出访8个国家……习近平在2017年继续构建中国外交“朋友圈”,推动大国关系、周边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这成为中国外交观察者的共识。新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重申中国的三重角色: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指出中国担当这三重角色的决定因素,并说明中国应如何更好地担当这三重角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