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只有不断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0179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关于修宪的意见和建议。2018119日,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随后,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183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次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过程予以说明。

 

(1)中共中央启动修宪工作,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中共中央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修宪意见和建议,表明我国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政党协商的政治优势; (2)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表明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最高立法权; (3)从《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过程,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这是中共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的充分体现。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次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过程予以说明,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对此次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过程予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中共中央启动修宪工作,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中共中央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修宪意见和建议,表明我国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政党协商的政治优势;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表明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最高立法权;从《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过程,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这是中共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的充分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几年,我国的实体零售店的经营进入了“寒冬期”,一些百货店、超市纷纷关门停业,相比网店的经营业绩,实体店黯然失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 2014~ 2016年我国实体零售店和网店销售变及增长变化

材料二实体零售店出现经营困难有多种原因。与网店相比,实体店受到营业时间的局限,而网店几乎是线上和线下全天候经营,方便快捷;高昂的租金和装修费用使实体店的价格优势不再;实体零售“千店一面”,大众化、同质化严重,个性化、精致化不足;商场柜员重理货、轻导购,卖场重购物、轻体验,等等,造成实体店沦为“试衣间”的尴尬局面。有专家提出:实体零售店只有打好体验牌、模式牌、定位牌,才能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

概括材料一中变化图(含注)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实体零售店如何打好体验牌、模式牌、定位牌,才能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

 

查看答案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矛盾、新目标和新任务,需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目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已正式启动,以大部制改革为龙头,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政府执行力。启动大部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有利于巩固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人可以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实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③通过改革克服生产关系某些方面的缺陷,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应当适时进行改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为党员干部画定了道德高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领导机关,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加强监督,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这要求党员干部

①工作开拓创新,树立正确的发展观②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真理观

③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④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观察漫画如图《目标不同》,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A. 只有保持正确的心态才能实现目标

B. 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差异性

C. 不同的主观动机影响了不同的行为结果

D. 办事情的不同效果源自不同的目标定位

 

查看答案

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写过关于夕阳的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悲凉、凄美;“老夫爱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乐观、豪迈,每首诗呈现出不同的意象。这说明

①诗人的实践水平不同,对夕阳的认识深度也不同

②不同诗中的夕阳意象揭示了夕阳不同的客观属性

③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诗人创造的夕阳意象不同

④诗中不同的夕阳意象折射出诗人不同的社会生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