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这意味着我们决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习近平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塞罕坝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运用“文化的作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意义。

 

关系:塞罕坝建设者表现出来的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与时倶进的产物。 意义:①文化对人有深刻的影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全体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③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本题命题透析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情景,综合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塞罕坝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运用“文化的作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意义。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一小问,塞罕坝建设者表现出来的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与时倶进的产物;第二小问,可以从文化对人有深刻的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座让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历史丰碑。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精神

①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件

②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是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致胜法宝、决定因素

④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这种渗透在“中国梦”中的民族情感

①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②确保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③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主心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就强调“民为邦本”,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更是深受“民本”思想教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3次提到“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雄安新区流传这样一副对联——“雄安容天下,京津冀未来”。这副对联一语双关、意蕴深长。雄、安、容,各取雄安新区的雄县、安新、容城三地的首字,“容”字也有包容、囊括之意;京、津、冀中的冀既可代表河北,也可表示希冀,充满韵味。这说明

①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汉字能够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文明多样化的当今世界,我们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但在学习与借鉴时,我们必须

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