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①村民应以主人翁姿态依法有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②是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③保障了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巩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

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解析】题目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村民应以主人翁姿态依法有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是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故①②选项入选。③选项错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④选项错误,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12月,通过前期对北京“煤改气”项目的充分考察和论证,亚投行认为此项目高度契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宗旨,同意为其融资。亚投行批准首笔对华2.5亿美元、15年期的低成本信用融资,助力北京燃气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技术,这也是亚投行开业近两年来,首个对华投资落地的项目。作为哑投行成立以来的首笔公司贷款及对中国的首个投资项目,本次融资支持

①有助于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②进一步说明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③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建设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点亮了我方发展繁荣的大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抑制其作为投资品的资产属性。近日,湖北、四川、宁夏等地相继召开住房城乡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房地产调控将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并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下列能正确反应这一目标的传导路径是

A. 出台各种政策限制购房资格——满足刚性需求——购房人数减少——房价增速减缓

B. 缩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融资成本降低——扩大投资增加供给——房价增速减缓

C. 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住房供应主体——加大租房市场供应力度——房价增速减缓

D. 合理压缩货币投放和信贷规模——收紧市场流通性——遏制投资过热——打击资产泡沫

 

查看答案

20177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登记、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全部改制为按照公司法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201812日,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如期完成公司制改制,加上去年1123日完成改制的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三大航均已正式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改制后的三大公司

①以推进董事会建设为重点,规范权力运行

②建立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③由注重以资产为纽带的产权关系变为注重行政隶属关系

④决策机构是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监督机构是监事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712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公告,自201811日至202012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若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汽车的市场均衡点由E移到E’(P为价格,Q为供求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示中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历史上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康熙设立木兰围场,塞罕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期,国势衰微,为弥补国库亏空,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推动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369名青年踏上了塞罕坝。自此,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锨,改变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向一寸一寸的沙土要绿色,开展持久绿色攻坚战,实现了从一棵松到一片森林,从一片森林到百万亩林海的巨变。近几年,林场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坡作为绿化重点,攻坚造林。如今,塞罕坝万顷林海,不仅有效扩大了湿地面积,改善了区域小气候,还和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生态屏障。

塞罕坝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角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塞罕坝人在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过程中,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荒原为林海,沙漠成绿洲”的奇迹的实现,离不开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请运用文化作用知识,分析“塞罕坝精神”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付诸行动。请就这一主题从理念和行动两个层面各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词,每句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