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们要想获得正确认识( ) A. 必须勤实践.勤读书.勤思考 B. 必须多问几个...

人们要想获得正确认识(

A. 必须勤实践.勤读书.勤思考    B. 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

C. 必须亲身实践    D. 必须经过系统学习

 

A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因此人们要想获得正确认识,必须勤实践、勤读书、勤思考,A项符合题意;认识是否正确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多问几个为什么不等于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项说法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因此人们要想获得正确认识并不需要事事都亲身实践,C项说法错误;认识是否正确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经过系统学习不等于就可以获得正确认识,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今有人说“床前”不好,应改为“窗前”。其实,李白所说的床并非寝具,而是说的水井边的一圈栏杆。完成下面小题

1.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A.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 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

C. 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

D. 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2.有人将诗中的“床”理解为寝具( )

A. 是对认识的发展    B. 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C. 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D. 不是对事实的反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八荣八耻”等新名词不断出现。随着这些新名词的高频率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老人到孩子,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以来,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但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形式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走的历程,不得不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似乎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真正使她坚定信念的,是在长期的研究中建立起的对青蒿治疗疟疾的信心。研究之初,条件极其简陋,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屠呦呦身体因此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她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经过对几千种中药的筛选、排除,经历190次失败,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最终在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抵抗疟疾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青蒿素。

 结合材料,分析屠呦呦成功研制出青蒿素体现的辩证法知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生育问题。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解读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