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社区”标识整体色彩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寓意吉祥。图形整...

中国社区标识整体色彩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寓意吉祥。图形整体呈开放的菱形,内部为三个手臂相挽的人构成中国结图案,寓意三人成众,即社区居民的团结协作,菱形与中国结象征汉字字,标示出社区对特定地域的依着关系。这一标识创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文化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

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能因时而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解析】“‘中国社区’标识整体色彩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寓意吉祥”这一标识创作体现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文化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一定是如实反映,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630日晚,狮子山下花灯璀璨,香江两岸歌声如潮,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据此回答题。

1.晚会从《回归颂》《东方之珠》《我的中国心》,到《香港·我家》《有爱长存》,唱响了爱国爱港的主旋律。铿锵有力的鼓点、虎虎生风的武术表演、慷慨激昂的钢琴合奏《黄河船夫曲》,生动展现了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这说明

A. 文化具有民族性

B. 文化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C. 艺术是主观想象的产物

D. 文化发展的实在在于文化继承

2.整台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来自香港和内地演员联袂演出的歌曲、音乐、芭蕾舞、杂技等精彩节目,集中展示了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指引下开创美好未来的豪情壮志。这说明

A. 经济决定文化

B. 政治决定文化

C. 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D. 文化与政治相互融合

 

查看答案

201742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超越,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A. 丰富人的物质世界

B. 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C. 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D. 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两代塞罕坝人弘扬“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军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塞罕坝的历史变迁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精神。

(3)请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展现中国外交领域的{千思想新战略新实践新成就,中央组织拍摄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这部专题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反映以习适旱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精心谋划、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引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恢宏历程,充分展现我大国领导人风采和当今中国“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形象。全片共六集,分别是《大道之行  众行致远》《中流击水》《穿云破雾》《东方风来》《美美与共》。该片通过大量权威访谈扣鲜活故事,既勾勒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框架,也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宏伟实践,反映了中国外交给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世界回响。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部攻论专题片播出的政治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上,专家指出为鼓励创新,政府要严防“红旗法案”。“红旗法案”是世界产业史上一段经典“公案”。19世纪汽车问世之初,因技术不完善,汽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1865年,英国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后被人嘲笑为《红旗法案》)规定一辆汽车要三个人开,其中一个人必须在汽车前举着红旗,提醒道路上的行人,还规定汽车不能超过红旗。这一法案扼杀了英国当年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将发展汽车产业的大好机会拱手让给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诞生于150多年前的“红旗法案”早已成为笑谈,然而从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进程看,类似案例层出不穷。事实上,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红旗法案”仍可能成为全球各类新技术应用及新产业、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巨大阻碍。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信息时代“红旗法案”的危害性及政府应如何保护科技创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