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正是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双方在2008年6月开始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达成了ECFA等18项协议和多项共识,最终形成了两岸长达8年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交流态势。

然而,2016年5月20日以来,台湾新执政当局却一再表示两岸交流不应预设前提,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致使持续8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势头和成果受到严重冲击,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对台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一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立场不会改变。不管是哪个政党、团体或是个人对“九二共识”作出什么解释,都不能否认其历史事实,不能改变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二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不会改变。无论是搞激进式的“台独”,还是搞所谓渐进、柔性“台独”,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三是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决心和诚意不会改变。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相关知识,对台湾民进党当局提出的所谓“两岸交流不应预设前提”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任何形式的“台独”图谋都注定要失败的道理。

(3)面对种种“台独”言论的叫嚣和挑衅,我国始终保持高度战略定力,继续坚持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请就如何深化两岸民间交流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九二共识”及其体现的一个中国原则,是符合两岸关系法理与现实的客观事实,不是人为附加的前提。这一共识是两岸双方通过沟通协商、求同存异达成的,不是我们单方面强加给台湾的。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歪曲反映,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台湾方面提出的所谓不设前提的实质就是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就是内心不放弃“两国论”、“一边一国”的立场。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破坏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实际上是把他们对共识的否认强加给大陆,势必严重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损害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 (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中,中国人民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财富。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和价值追求,“合独”分裂图谋不得人心。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这种精神所进发出的强大凝聚力,使任何企图分裂中华民族的“台独”图谋都不可能得逞。 (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①深化两岸利益融合,不断扩大两岸民众受益面和获得感,更多与台湾同胞分享祖国发展机遇; ②秉持“两岸同胞一家亲”理念,加强两岸人文交流,拉近心理距离。 (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两岸关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爱国主义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九二共识”是符合两岸关系法理与现实的客观事实,不是我们单方面强加给台湾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破坏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实际上是把他们对共识的否认强加给大陆,势必严重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损害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的角度进行说明。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中,中国人民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和价值追求,“合独”分裂图谋不得人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这种精神使任何企图分裂中华民族的“台独”图谋都不可能得逞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深化两岸利益融合,不断扩大两岸民众受益面和获得感;秉持“两岸同胞一家亲”理念,加强两岸人文交流,拉近心理距离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是毋庸置疑的执政规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结合中国国情和自身实际,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升自身素质,拒腐防变,洁身自好,永远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真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材料二: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上的讲话中,十次提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并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从2016年7月以后长时间保持很高的热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移动互联网推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从生活到工作,投资到消费,移动支付几乎随处可见。逛商场买衣服扫一扫,请朋友吃饭扫一扫……出门不用带现金,只要带上手机就够了。继银行卡,网络支付后,移动支付如今俨然成为新宠。  

材料一  中国稳居世界第一网络大国地位,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材料显示,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81万亿元,2017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产生包裹13.8亿个,全网移动端销售占91.2%。移动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深受消费者和商家欢迎。在我国,已超过1亿用户使用支付宝、微信移动支付。

材料二  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主体积极推动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深入融合,创新出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不断拓展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空间,促进移动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提升。在客户身份认证方面,开始逐步尝试使用指纹、声波、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辅助验证手段。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移动支付的特点,并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进发,再积累、再进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意味着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习近平重要讲话中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所蕴涵的哲理来阐述其治国理政的思想。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习近平主席可能引用下列诗句或者谚语来阐述他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期望。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风物长宜放眼量            

④人间正道是沧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这样的飞行阵势让后一只大雁借助前一只大雁的羽翼产生的空气动力,让飞行省力;飞行一段时间后,它们变换左右位置,可以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将这在经济济活动中,形象地称为“雁阵效应”。“雁阵效应”体现了(      )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 

②立足部分,发挥部分对整体的推动作用   

③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④注重把握自在联系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