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移动互联网推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从生活到工作,投资到消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移动互联网推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从生活到工作,投资到消费,移动支付几乎随处可见。逛商场买衣服扫一扫,请朋友吃饭扫一扫……出门不用带现金,只要带上手机就够了。继银行卡,网络支付后,移动支付如今俨然成为新宠。  

材料一  中国稳居世界第一网络大国地位,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材料显示,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81万亿元,2017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产生包裹13.8亿个,全网移动端销售占91.2%。移动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深受消费者和商家欢迎。在我国,已超过1亿用户使用支付宝、微信移动支付。

材料二  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主体积极推动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深入融合,创新出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不断拓展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空间,促进移动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提升。在客户身份认证方面,开始逐步尝试使用指纹、声波、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辅助验证手段。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移动支付的特点,并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积极影响。

 

(1)特点:我国移动支付用户多、交易规模大,方便快捷。 积极影响; ①消费者:便捷高效,促进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②供给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增强商家竞争力,增加收入; ③社会:拉动消费增长,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催生新业态和经济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移动支付的特点,并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于移动支付,教材没有专门的讲解,因此回答本题要把侧重点放在对材料的分析上。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移动支付的特点,概括地讲,是用户多、交易规模大,方便快捷;对于移动支付带来的积极影响,可分别从消费者、供给者(企业、商家等)、社会等各个市场主体要素分析说明,总之,移动支付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催生新业态和经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进发,再积累、再进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意味着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习近平重要讲话中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所蕴涵的哲理来阐述其治国理政的思想。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习近平主席可能引用下列诗句或者谚语来阐述他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期望。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风物长宜放眼量            

④人间正道是沧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这样的飞行阵势让后一只大雁借助前一只大雁的羽翼产生的空气动力,让飞行省力;飞行一段时间后,它们变换左右位置,可以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将这在经济济活动中,形象地称为“雁阵效应”。“雁阵效应”体现了(      )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 

②立足部分,发挥部分对整体的推动作用   

③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④注重把握自在联系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时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化与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矗立于世。“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表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文学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②联系是客观的,文学与国家的联系是一种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联系是有条件的,文学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把握文学与国家的本质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教材修改的依据是(

①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我们要还原历史原貌

②对事物的认识经过从正确到错误再到正确的反复过程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