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1月1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预计1日8时至2日8时,北京...

2017年1月1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预计1日8时至2日8时,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东部和中南部、山东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②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学的起源的知识。①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到真正的哲学的作用的知识。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题目中,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了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故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之中。

“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和平,修齐治平”、“天下和合,共为一家”等名句无不显示了中国古代就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也成为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党的十九大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把相互珍重、平等协商,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的动力所在。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应如何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

(3)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演讲,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当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为好铁匠,对于共产党人而言,“硬”的首要表现就是思想硬,其次就是作风硬,第三就是能力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简述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作用并分析当前党要怎样才可以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统计,2016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为168.0亿元,增速达到45%;预计2017-2020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在对大数据的社会认知、政策环境、市场规模、产业支撑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大数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我国大数据产业还存在信息壁垒、大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缺失、数据安全管理薄弱、大数据市场的相关领域和企业各自为阵等问题。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推动大数据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十九大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普遍规律

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调整的必然要求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逐步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后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 要侧重于抓住主要矛盾,但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 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善于把握事物的各种条件

C. 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把握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