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环保法》,其条文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以期“重典”治污,为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法律基础并创造良好市场法治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境保护部共同发布了《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10年版)》,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凡使用目录中的国产设备,将享受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企业使用目录中的国产设备实行折旧政策。

政府部门还通过制度化发布《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帮助消费者获取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信息;法制化公布《绿色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简约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求:

(1)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政府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的主要方法,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资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答案示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作用并加强宏观调控,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机制的相互作用,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行业和企业集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通过最严《环保法》的修订,为在环保技术创新的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环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获得更好经济效益。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税收、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企业监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和居民实施惩处;制定税收政策鼓励绿色环保型企业的发展和环保产品的生产。例如国家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目录》、《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帮助消费者获取节能环保产品信息,引领生产与消费潮流。 政府要积极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与宏观调控的有机融合。政府应不断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引领民众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思潮与社会实践,促进其推动社会生产的转型升级,更趋于低碳环保,实现全社会、全民参与绿色生活,实现生态文明。如法制化公布《绿色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简约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模式等。 评分量表: 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有: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材料,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分论点紧扣论题、总论点(结语);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并概括地引用案例材料进行事实论证;准确地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评分项1:论题与总论 分值 等级描述 4分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政府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的两个作用 3分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一个作用,但概括另一个作用的情况与1分的描述相同 2分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一个作用 1分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概括一个作用,但没有运用相关知识 或能在总论点(结语)中概括一个作用,但运用的相关知识不尽准确 0分 没有在总论点(结语)中概括或概括不准确 评分项2:分论点与论述 分值 等级描述 7~10分 ①分论点都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   4~6分 ①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较连贯,但缺少部分重要逻辑环节。 或①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基本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 1~3分 ①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基本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缺少重要逻辑环节 0分 评分项1得0分 说明:①“有效分论点”指与论题(总论点或结语)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 ②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逻辑线索可以有: 市场经济角度的逻辑线索: 政府具体行为→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 宏观调控角度的逻辑线索: 政府具体行为→纠正偏离经济发展目标的行为→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评分项3:术语 分值 等级描述 2分 ①评分项2得5分以上 ②较正确使用学科术语 1分 ①评分项2得5分以上 ②较少使用学科术语或使用学科术语,但有较多明显错误 0分 评分项2得0~4分 ②表述有明显错误 评分项4:事实论证 分值 等级描述 4分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恰当举例,并就其两个分论点用于论证相应分论点。 3分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只就其中一个用于论证相应分论点。 2分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展开的论述中,恰当举例,展开论证,但没能论证相应分论点。 1分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展开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没有展开论证。 0 分 没有举例;或在非有效分论点中的举例论证;或举例不恰当。 说明:①“有效分论点”指与论点(结语)、论题内在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 ②可以引用试题材料进行事实论证。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应认真阅读材料,要找出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信息,概括其主要做法,并引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资料进行事实论证。可运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关知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政府应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要积极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与宏观调控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并引用事例,阐述政府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状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附注:截至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4335万人,但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及公共投入等仍太低。2017年,我国东部省份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扶贫协作和职业教育、技能脱贫等方面对口支援的财政投入;西部地区要以扶贫规划为引领,整合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资金,聚焦脱贫重点攻坚,共同形成脱贫合力。

(1)结合材料,运用财政相关知识推测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动趋势,并简要说明理由。

(2)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办事情也要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据此并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扶贫脱贫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中印洞朗地区对峙结束后,有评论员指出:中国军队在洞朗地区无论驻守也好,还是其他也罢,都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这里的“合法”指的是

A. 符合中印为解决洞朗危机双方达成的协议

B. 原本界限就不明确

C. 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权利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A. 张先生参加公司职代会讨论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B. 王女士向人大代表提出改善环境状况的建议

C. 李女士在公司职代会上批评公司领导,要求修改分配方案

 

查看答案

提高学校办学和教学质量的办法应该是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材施教。与“分类施策、因人因材施教”相符的辩证法原理是

A. 联系是客观的

B. 矛盾具特殊性

C. 矛盾是普遍的

 

查看答案

今年420日晚1941分,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经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精确操控于 2212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下列哲学原理中,正确反映此现象的是

A. 人的意识具能动作用

B. 意识能动性是无限的

C. 科学实验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