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状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附...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状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附注:截至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4335万人,但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及公共投入等仍太低。2017年,我国东部省份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扶贫协作和职业教育、技能脱贫等方面对口支援的财政投入;西部地区要以扶贫规划为引领,整合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资金,聚焦脱贫重点攻坚,共同形成脱贫合力。

(1)结合材料,运用财政相关知识推测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动趋势,并简要说明理由。

(2)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办事情也要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据此并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扶贫脱贫的关系。

 

(1)答题示例:到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状况将进一步缩小,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分析理由:随着财政扶贫支出力度逐年增加,对贫困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将形成越来越大的支持,有利于不断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贫困率不断下降。 评分量表: 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能在特定经济现象的语境中,准确、连贯和完整地阐述经济有关知识之间内在逻辑。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9-10分 作出预测,并包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状况两要素 建立我国财政扶贫力度增加,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与预测结果之间的逻辑,并具体分析 分数差异表现在逻辑完整、一致的程度 能在特定经济现象的语境中,较准确、连贯地阐述经济有关知识之间的逻辑     4-8分 作出预测,并包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或贫困状况要素 建立我国财政扶贫力度增加,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与预测结果之间的逻辑,但没有具体分析 分数差异表现在逻辑一致的程度 能建立特定经济现象相关信息与经济有关知识之间的逻辑     1-3分 作出预测,但只应答财政作用等原理内容,没有结合试题情境分析 结果 分数差异表现在表述原理是否完整及预测结果 能表述经济有关知识,但不能结合特定经济现象的语境分析   0分 没有应答 或没有作出预测 或应答与预测结果一致 缺乏在特定经济现象的语境中,准确、连贯和完整地阐述经济有关知识之间内在逻辑的能力 (2)答题示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体,扶贫脱贫是部分。整体和部分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离不开城乡各地区的共同小康,必须完成扶贫脱贫任务。 国家把各地区整合起来,坚持从整体着眼,寻求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同时,必须重视西部贫困地区这个局部,通过东西部地区合作及整合财政、对口资金的支持,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因此,全面建成小康与扶贫脱贫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评分量表: 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运用评价标准分析;获得评价结论。 评分项1:运用评价标准分析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7~8分 在5~6分基础上,以“整体部分联系与正确理解两者关系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 分数差异表现在表述精确、逻辑连贯一致的程度 能运用全部评价标准准确或较准确分析   5~6分 在3~4分基础上,以“整体部分联系与正确理解两者关系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 分数差异表现在表述精确、逻辑连贯一致的程度 能运用部分评价标准准确或较准确分析 3~4分 在1~2分基础上,以“整体部分联系与正确理解两者关系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 分数差异表现在表述完整、逻辑连贯一致的程度 能运用部分评价标准或部分较准确分析   1~2分 围绕试题情境分析,但没有体现哲学原理 不能运用给定的评价标准分析 0分 没有论证或分析无效 不能运用评价标准分析 评分项2:获得评价结论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2分 评价结论与评价标准、分析内在逻辑一致 能在运用评价标准准确分析基础上获得逻辑一致的评价结论   0分 没有评价结论 或评价结论与评价标准、分析内在逻辑不一致 不能获得评价结论 【解析】本题命题透析本题以脱贫为情景,综合考查联系,财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财政作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财政相关知识推测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动趋势,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本题分为两小问,第一小问,由图中可以得出到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状况将进一步缩小,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低;第二小问,分析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可以从财政扶贫支出力度逐年增加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本题要求考生简要评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扶贫脱贫的关系。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可以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印洞朗地区对峙结束后,有评论员指出:中国军队在洞朗地区无论驻守也好,还是其他也罢,都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这里的“合法”指的是

A. 符合中印为解决洞朗危机双方达成的协议

B. 原本界限就不明确

C. 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权利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A. 张先生参加公司职代会讨论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B. 王女士向人大代表提出改善环境状况的建议

C. 李女士在公司职代会上批评公司领导,要求修改分配方案

 

查看答案

提高学校办学和教学质量的办法应该是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材施教。与“分类施策、因人因材施教”相符的辩证法原理是

A. 联系是客观的

B. 矛盾具特殊性

C. 矛盾是普遍的

 

查看答案

今年420日晚1941分,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经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精确操控于 2212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下列哲学原理中,正确反映此现象的是

A. 人的意识具能动作用

B. 意识能动性是无限的

C. 科学实验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查看答案

某省探索发行“准市政建设债券”即城投债,用于弥补地方基建资金的缺口。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城市基建,可以

A. 促进基建资金的精准运用

B. 减少政府基建资金的支出

C. 拓宽基建资金的筹措渠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