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文学大家叶圣陶在谈创作体验时曾提到: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车间码头工人、乡野田亩农...

文学大家叶圣陶在谈创作体验时曾提到: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车间码头工人、乡野田亩农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生活。文章若是溪流,生活则是泉源,泉源丰盈,溪水长流。这说明

①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学创作要坚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

②文艺工作者要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③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作品绽放生活的光芒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学创作无需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②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叶圣陶认为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车间码头工人、乡野田亩农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生活。文章若是溪流,生活则是泉源,泉源丰盈,溪水长流。这说明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学创作要坚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作品绽放生活的光芒;故①③入选。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截至2016年5月,全国20个省份陆续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我国本轮高考改革要实现教育由“教书育人”到“育人教书”的转变,学生从“学业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转变,这些转变势必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江苏高考改革启动时间为2018年,总体框架实施“3十3”模式,选考科目从“6选2”调整为“6选3”、高中文理不分科……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江苏将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拓展为思想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水平与课程修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与艺术特长、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等六个部分,更有针对性、引领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材料二   2015年九江市文化局大力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打造“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魅力九江”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建设“书香九江”,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让更多的农村书屋与县乡图书馆(站)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任务,做好中小学爱国电影教育片的放映工作。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继续实施“服务农民工——文化志愿服务行”等活动。

(1)作为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新高考? 请谈谈具体看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地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二  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的各种思想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提倡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儒家这种“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为解决世界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在国际上,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10月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在国内,台湾地区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香港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孔圣诞日”。这些都表明,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仁义”等思想,能够成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共识,能够成为凝聚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

在今天,回归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自身发展融入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才能为现代中国发展找到精神家园。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传承儒家思想的必要性。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传承儒家思想提出你的建议(两点)

 

查看答案

古人云言不宿诺,行不苟从”“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说明    (    )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否定 

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20169月,温州市举办了温州首届网络公益文化节”,26家机构打包上线33个公益项目,开展"99公益日联合公益行动。此举旨在    (    )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②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④扩大网络文化的影响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