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论”:“命门论”,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基础论”,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防流失论”,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下列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国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

③“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④“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B 【解析】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强多了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时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均说明了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故②③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公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选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的表述错误。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确保补贴资金兑现到农户。读均衡价格曲线图(下图)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运行机制图(下图),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E为市场均衡点,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2

②当市场价格等于目标价格时,应该在P1-P2点之间,此时无需进行补贴

③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应该低于P2点,此时需要补贴消费者

④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应该高于P1点,此时需要进行补贴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在几个试点城市,流通中的1元纸币在经过消化后会转为残损币进行销毁,并逐步退出流通市场。也就是说,以后民众手中的一元纸币可能要逐渐减少、退出,一元钱的“钢镚儿”将成为使用主流。该举措的合理理由是(   )

①硬币不易磨损,便于自动售票机等应用

②随着财富增加一元纸币的购买力下降

③硬币作为金属货币价值远远大于纸币

④降低货币流通成本从而节约自然资源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制定的国家法律,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功不可没。今天,中医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中药超剂量使用而发生的中毒事件将中医药“妖魔化”。殊不知,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毒性反应。

有学者指出,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突破学科的成见和偏见,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将中医药“妖魔化”的观点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学者的观点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启示。

(3)依据上述材料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已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从2016年6月 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揭开面纱,到2017年3月亮相全国“两会”,用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每次审议之后,都会把民法总则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 15503人次提出的70227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法总则》的制定实现了民智、民意、民声与立法的交响,使法律凝聚最大共识,得到广泛认同。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固有产权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利用权力损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易发多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政治学依据。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依法为产权保护提供支持和保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向股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大量存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原因,并说明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应如何作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