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作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使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

材料二

 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不仅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而且意味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保障公民和社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这些规定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动,而是意味着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思维中走了出来,更加尊重公民个体的意志和意愿,更加尊重社会和市场的自治能力。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就应当是这样的,只有“让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社会的归社会”,国家治理才能有条不紊。

(1)结合材料一,从认识社会的角度,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是如何保障国家治理有条不紊的。

(3)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民法总则》是民事的权利宣言,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意义: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将其写入民法总则对于对提高立法质量,推动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意义;②作为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有助于深化改革,进一步巩固经济基础;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写入法律更有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2)方式: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②人大通过行使立法权,使我国在民事领域更好地做到有法可依;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有利于国家机构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④民法总则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建议: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民法总则》是民事的权利宣言,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大的职权、政治文明建设、社会历史观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认识社会的角度,设问指向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是如何保障国家治理有条不紊的。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保障公民和社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尊重社会和市场的自治能力”,调动运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大的职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知识分析。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题设问指向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民法总则》是民事的权利宣言,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可以从演讲、征文、竞赛等方面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国家发政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强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进,加强分类指导,创新监管模式,推进协同治理,健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两年多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2025”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已成为结构优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应予充分肯定。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市场需求、借鉴国际经验;着力优化服务和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完善政策支持,围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降低成本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着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苦练内功、精益求精、提质增效、追求卓越,努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装备,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归纳“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

 

查看答案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也不意味着排斥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这启示我们,传承古代经典需要

A. 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

C. 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 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现代建筑更多的是以极简为主但是在中国古典建筑中有很多繁复的装饰拥有独特的韵味,丰富的文化内涵美的动人心魄。繁复之美与极简之美的比对,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①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取向是完全不同的

②中国古典建筑的审美取向具有鲜明民族特点

③现代的极简是对中国古典繁复的颠覆

④极简和繁复之中都蕴含了人们对美的理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土壤颗粒间存在一种特定的约束,并将这一原创力学理论运用于沙漠生态恢复,沙漠实地试验取得成功。这意味着

①人们利用事物原有联系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②尊重客观规律就能正确的改造客观世界

③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科学所取得的成果都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