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是一切都变化,无物常驻,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是一切都变化,无物常驻,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下列选项中包含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

②“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③“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庄子

④“物体,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物体”——斯宾诺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B 【解析】①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属于认识论,④体现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属于唯物论,二者都与设问中的知识范围不符,均应排除;②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属于辩证法发展观,③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观点,属于辩证法的矛盾观,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福建文综政治35)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 )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 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客现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     

④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降低空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

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

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7)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A. 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D.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查看答案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重庆卷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 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 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C. 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 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