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7)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

(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7)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A. 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D.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 【解析】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A项不选;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材料要强调的,B项不选;材料不是要强调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而是强调受外因的影响事物的发展会受到阻碍,C项不选;“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重庆卷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 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 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C. 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 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查看答案

(2016年浙江文综政治27)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③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曾几何时,崇山峻岭的原始森林变成r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省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 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 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 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

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熏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